老百晓集桥    省份列表    辽宁桥梁    本溪篇    
本溪市甲线桥
〈太子河〉〔太子河溪湖铁路桥〕[沈丹铁路桥]{}

本溪市甲线桥
 
本溪市甲线桥
 
本溪市甲线桥
 
本溪市甲线桥
 
本溪市甲线桥
 
本溪市甲线桥
 
本溪市甲线桥
 
本溪市甲线桥
 
本溪市甲线桥
 
    这座桥始建于清朝,有113年历史了,与丹东鸭绿江大桥是同龄的甲线桥。
  该桥始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全长552.15 34米,宽4米,高22.16米,全桥共20孔,桥面两侧设有一米宽的人道,该桥有设计,悉尼跨海大桥,兰洲黄河大桥的公司承建,1921年正式通车。
  沈丹铁路分为甲乙两线。甲线桥与其上游250米处的乙线桥,同为日本侵略者在安奉铁路线上修建的重要桥梁,桥体钢材采用德国进口,桥长点击激活2.15米,共20孔。初为窄轨军用铁路,后不顾清政府反对,将其改为标准轨距,为其日后掠夺大量矿产资源,侵占中国土地埋下伏笔。乙线桥始建于1939年,1943年竣工通车,桥长419.52米。这两座铁桥在1946年解放战争初期被战火严重损坏,1960年8月本溪发生特大洪水,两桥均有不同程度损毁,如今我们看到的桥身是经过后期加固修复的。

  本溪第一座横跨太子河的铁路桥是沈丹线铁路横跨太子河的甲线桥。该桥始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全长552.15米,宽4米,高22.16米,桥面两侧各设有1米宽的人行道。全桥共20孔,第1孔和第12—20孔为19.08米长的上承铆接钢板梁,第2—11孔为33.12米长的下承铆接桁架梁。下部结构为U型重力式,桥墩为元端型,墩台为白灰砂浆块石砌筑。
  1960年该桥被洪水冲毁,改建修复后,原19.08米的上承铆接钢板梁有10孔更接为19.3米长的铝梁,并在原墩台基础上将2—4号3座桥墩均抬高1.5米,桥的全长增加到562.9米,抗洪能力得到加强。该桥现每日通过列车63列,其中客车9列。
 
     
上一座 ┇ 辽宁桥梁 本溪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5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