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百晓集桥 ![]() ![]() ![]() |
保定市青年桥 |
〈护城河〉 |
|
![]() |
青年桥位于青年路之南端,跨北护城河,南接永华路,北连青年路,为建国后所建的第一座桥梁。1951年建砖拱桥,1986年向两侧加宽。今桥长18.5米,宽20米,其中车行道14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0米。荷载汽——20级。 建国前之保定,除西、南两关略向外辐射外,其余均囿于城垣之内。建国后,河北省会又驻节于此。为适应发展需要,急需突破旧城向外延伸。青年路与青年桥先期兴建。 在全市尚无整体规划之情况下,选定桥址时,由市及建设局领导带领技术人员登上城垣,目测定位,新开路线南对永华路,北向马家园,桥位服从路线。排水截面比照上游西关及下游北关古石桥选定。确定设计方案时,在孔径上曾有争议。青年技术人员主张搞一孔,做混凝土坦拱,排水条件既好,又有利景观;老年技术人员则认为,以砖孔多孔为好;局领导最后裁决:采用半圆砖拱,3孔,孔径3~4~3米;桥宽10米;下部结构为4米木桩基,混凝土墩、台;拱券用新砖.侧墙、翼墙及栏墙均使用拆城旧砖,外饰水泥面。 拱桥由原市建设局设计并直接组织劳动队于1951年8月施工,历时4个月完成。 1963年8月,保定市发生特大洪水,水位在中孔拱腹以上将近2米,历时一昼夜,桥无所损。 1986年初,为流畅交通,改变桥窄卡口状况,确定扩宽方案。保留原砖拱桥,向两侧加宽。 该桥斜腿刚架加宽部分总长18.50米,梁之中段为8.0米,斜腿支点外距各5.25米。 桥面板亦系预制后铺装,再以混凝土与原有桥面衬平,最后统一做沥青混凝土面层。人行道为半悬臂式。桥栏为竖条形预制件安装而成。扩建时每侧向外拓宽4.95米,各置斜腿支撑梁三片。加宽后全桥净宽20米,其中车行道14米,两侧人行道各3.0米。 市政工程公司于1986年9月开始施工,至12月初完成桥面以下工程,严冬后暂停。翌年3月复工,至5月初告竣,全部造价237万元。 该桥扩宽部分,结构新颖,外型轻巧,原有雄浑敦厚之砖拱孔洞.已半掩其中,外露者则为新型的斜支钢构桥展现于古老城壕之上。桥头四角置装饰碑,上镌桥名。 |
||
![]() |
上一座 ┇
河北桥梁 ![]() |
Copyright©2013-2025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