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桥,在井陉县原城关东北四里石桥头村,横跨在绵河上。创建于公元1082年(宋元丰八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井陉县原城关镇在宋代称天威军,所以这座桥原名“天威军石桥”,后改称同济桥。
同济桥完全用青石砌筑,桥长24.30米,桥面宽5.30米,为三孔石桥,中间一孔拱跨较大,拱矢为5.9米。两侧各有一小券。桥面两侧有石望柱、栏板、栏板上雕有各种花饰。
今井陉城关,宋初曾置天威寨,熙宁八年井陉县治所从今井陉矿区天护村移治于此,时称天威军。
石桥头村原称七里涧。这里是连接井陉县新旧县城并往西入晋的交通要道,因绵蔓河相阻,行旅非常不便。据《读史方舆纪要》井陉县绵蔓水条下所记:“七里涧在县东北,诸山溪之水在县北境者皆汇流于此,南入绵蔓河、霖潦暴作,行路皆绝”。
原在同济桥头有宋元丰八年乙丑岁十月十五日刻立的“天威军石桥记”碑,碑额题“石桥之记”四个大宇,碑文为行书25行,由进士马宜之撰文。碑的下部刻有石桥的图样。碑文称:“……因七里涧水为患,得于太原栖息院女头陀善慈,请于军使葛赜创建此桥,桥成,中山人马宜之为之作记……。”据此,此桥是由太原栖息院女头陀捐资而兴建的。
同济石桥历经九百多年沧桑,今日虽已显得老迈残破,但它在由井陉矿区通往石太公路的大道上,仍肩负着繁重的交通运输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