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胜利桥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据康熙《德州志》记载,当时境内运河段有8个渡口,分别是浮桥渡口、彭家船渡口、百草洼渡口、老君堂渡口、第六屯渡口、桑园镇渡口、上码头渡口和第三屯渡口。胜利桥就修建在上码头渡口处,解放前这里叫徐家渡口。渡口景色宜人,嘉靖年进士王世贞曾作诗:“月细仅如钩,疑升复疑没,美人沙间坐,白露湿罗袜,低头怨去船,举头愁残月。
”
1952年,由山东省交通厅与衡水地区联合投资,修建了长60米、宽6米的单排桩木架桥,起名为胜利桥。 1972年,国家投资48万元,将原胜利桥改建为长100米、宽10.5米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1980年进行了扩建,桥面宽度15米。
2000年,对胜利桥进行了爆破,新修建的胜利桥长82米、宽36米、双向六车道。
在胜利桥和文革桥间的河段上,每年为庆祝毛主席畅游长江举行群众性游泳活动,活动举行的前几天,四女寺节制闸会开闸放水,河面加宽,水流湍急,很有气势。游泳爱好者有几百人的规模,以单位为方阵,在胜利桥处集合并下水出发,在水中推着语录牌、主席画像、彩旗等顺水而下,争先恐后。终点设在文革桥,这里聚集着众多群众,欢迎游泳健儿。水上水下欢声笑语,变成欢乐的海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