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桥就是如今的天衢桥,它源于广川桥,是老德州最有渊源的一座桥,与胜利桥一北一南,横跨在运河上,相距不过4000米,是沟通德州东西的交通要隘。
1397年,修建德州城的时候,在广川门南侧的运河上修建了一座浮桥,命名为广川桥,这是德州有史料记载的第一座运河桥。后来,广川桥毁于大火中。一直到1496年,知州杨泰才又打造了12艘上好的船只,搭建起运河浮桥。
浮桥经不得岁月,后来由于疏于管护,破败不堪,基本被废弃了。到了1679年,德州运河上建成新浮桥,仍叫广川桥,13艘船首尾相连,船上覆盖木板,东西两岸设立石柱,安装铁锁链,将船串起来进行固定,舟至则启,舟过则合,随波升降。浮桥西岸,同时建设了12楹的宽敞休息室。
1734年,为保护德州城安全,大运河被挑直后西移,浮桥也随着迁移,桥口街因此得名。清末民初,浮桥因为年久失修而不复存在,人们在原浮桥位置架设了简单的小石板桥。1938年,日军侵占德州期间,在桥口街南侧修建起一座长60米、宽6米左右的单排木架桥,成为南起临清、北至安陵的唯一运河桥。
1946年德州解放前夕,这座桥被国民党军队烧毁,当时运河两岸的人们只能借助德石铁路桥作为往来的通道。
1968年8月,国家投资50万元,在原木桥处修建了长90米、宽10米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起名文革桥。桥的两边还设立了供人们休闲的小公园,有语录牌、宣传廊,桥下及周围的河堤也被绿化整理,大桥落成后举办了很隆重的通车仪式,这里很快成为当时德州的一处新景点。夏天,很多人来这里游泳,桥南侧的东岸边有一个行船时遗留的大木桩,雨季河水上涨,木桩被淹到了河里,露出水面3米,不少游泳高手会爬到木桩上,再跃入水中。
1981年文革桥改称天衢桥。2000年,天衢桥进行了拓宽改造,建设了长80米、宽28米的新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