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主页  山东桥梁  济南篇   
济南市大明湖鹊华桥
〈大明湖〉〔〕[公路·五孔石拱桥]{}

济南市大明湖鹊华桥
 
济南市大明湖鹊华桥
 
济南市大明湖鹊华桥
 
济南市大明湖鹊华桥
 
济南市大明湖鹊华桥
 
济南市大明湖鹊华桥
老百晓集桥注:1932年大明湖鹊华桥。
 
    这座五拱桥是大明湖中最大的桥,在我看来也是最漂亮的桥,位于鹊华广场北侧,正对着鹊华桥牌坊。再往北不远就是大明湖中的最高建筑超然楼。
  鹊华桥,五孔联拱,石制精美,桥两侧镂空石雕栏板和云龙浮雕的柱头。元代名画《鹊华秋色》风行后,鹊山与华山联袂成为济南的标志景观,见证着众泉汇入小东湖、北流注入小清河、一路奔流到海的使命。

  七桥风月中,名气最大的当属鹊华桥。鹊华桥坐落在大明湖公园东南门鹊华路的南端,当你来到“众泉汇流”牌坊时,就见一座古朴淡雅的汉白玉石拱桥犹如一条薄薄的飘带横卧在碧波之上,轻柔雅致,端庄秀丽,似长虹饮涧、初云出月,这就是新建的鹊华桥。
  鹊华桥是新景区中最长的一座桥梁,长64米,桥面净宽8米,五孔联拱,构造精巧,形制美观。桥的两侧雕刻有精美的栏板和望柱,均由花岗岩石构造,石栏板为镂空石雕,石栏柱头为云龙浮雕,整座桥穷工绝艺,令人百看不厌。
  历史上的鹊华桥并不在今天的位置。
  北宋时期,今公园南门的大明湖和百花洲之间建有一桥,名百花桥,也叫白雪桥,元朝改名为鹊华桥。桥为单孔石拱桥,高约3米。明代重建。清嘉庆二年(1797)及道光五年(1825)又重修。桥长8米,宽4米。桥凸出路面2.5米。青石筑砌,下部的桥墩,挡石为大块石,桥栏为近1米高、半米宽的条石,桥上路面为大石板。
  当时,大明湖北岸无高大建筑,空气清新,游人如在烟波叆叇,细雨迷濛之时站在桥顶向北眺望,但见明湖荷柳争辉,画舫往来;远山披翠,西有鹊山侧卧,东有华山耸立,二山遥遥相对。田野平畴,房屋茅舍,皆朦胧隐现于烟雨之中,景色着实引人入胜。古人称此为济南八景之一的"鹊华烟雨"。旧时游大明湖者,大都要到桥上浏览一番。元朝大书法家、画家赵孟頫根据这一景观,绘成一幅图画,名之为"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士,故画史又称其为“赵吴兴”。赵孟頫乃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至元二十九年至元贞元年(1292~1295),任济南路总管府事。至治二年(1322)六月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谥文敏。
  元贞元年,赵孟頫回到故乡浙江后,常与好友、著名诗人周密聚谈。周密祖籍济南,靖康之变后,其曾祖随高宗南渡。周密生于吴兴,从未到过济南,但他牢记父亲的“我虽居吴,心未尝一饭不在齐也。”在其著作《齐东野语》中,他署名“历山周密公谨”,又自号“华不注山人”。
  当他听赵孟頫谈及济南山水之胜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赵孟頫画了此图相赠。画面上一片辽阔的湖水沼泽,极目远处的地平线上,矗立著两座山,尖峭的是华不注山,左方圆平顶的是鹊山。山脚下一排乔木,近处是秋林水泽,一二渔舟出没其间。山前有几栋农舍,树木中间有一群羊羔,水滨坡下遍生芦草,画面上呈现出一片秋光,苍茫中显得清秀古远。
  《鹊华秋色图》在元、明两朝一直收藏于民间,到了清朝,这幅古画被收入皇宫,成了乾隆皇帝的心爱之宝,乾隆亲笔“鹊华秋色”大字题写于引首,并题跋九则,钤印众多。
  不过,碧玉微瑕,赵孟頫在画中的题跋上写道:“公谨父齐人也,余通守齐州,罢官归来,为公谨说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见于《左传》,而其状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为作此图。其东则鹊山也。命之为《鹊华秋色图》。”其中,“其东则鹊山也”,应为“其西则鹊山也”,赵孟頫一字疏忽,把鹊山的方位搞错了。
  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皇帝巡狩济南,登上鹊华桥,观赏眼前如画美景,忽然想起宫中珍藏的鹊华秋色图,便立刻派人去取。画取来后,他对画观景,看景品画,当他发现赵孟頫题跋中把鹊山方位搞错时,即题字于上说这是:“一时笔误欤故书”。在这幅画上,乾隆曾四次题字,其中三次写到赵氏把鹊山方位写错之事。
  1949年初,《鹊华秋色图》连同5500多箱珍贵文物被运往台湾,珍藏于台北故宫。
  当年,乾隆在鹊华桥上诗兴大发,写下《题鹊华桥三首》:
  长堤数里亘双湖,夹镜波光入画图;望见鹊华山色好,石桥名亦与凡殊。
  大明岂是银河畔,何事居然架鹊桥?秋月春风初较量,白榆应让柳千条。
  榆烟杏火接空蒙,稳度芳堤饮练虹;李杜诗情天水画,都教神会片帆中。
  乾隆浮想联翩,由鹊华桥想到传说中的银河、鹊桥、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眼前的美景是实实在在的,而神话中的天宫则是虚无缥缈的,最后发出了还是人间大明湖更美好的感叹。事又凑巧,据说他吟了此诗不久,京师传来邸报:皇后病故。乾隆皇帝悲伤之余大为懊恼,认为是自己写了这首诗带来的不吉,应了牛郎、织女相分离的事。3年之后,乾隆皇帝又来济南,重游旧地,不敢再登鹊华桥,并写下了一首哀婉的诗:
  大明湖已是银河,鹊架桥成不再过;
  付尔东风两行泪,为添北渚几分波。
  民国三十五年(1946),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将桥西的贡院改为粮库,省立图书馆改为军火库,因鹊华桥坡陡难行,遂将古桥拆毁,改建成木板平桥。建国后的1954年,又将木桥改成钢筋水泥平板桥。桥长4.25米,宽6.4米,并设有角铁栏杆。
  1 1983年,大明湖路拓宽,桥再次改建,宽25米,长5米,已完全看不出原来桥的痕迹。
  今天,走在壮观秀丽的新鹊华桥上,“老济南”人总算感到了些许慰藉,但因济南周边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已无法重现当年的鹊华秋色,我们只能立足桥上,遥想曾经的鹊华桥,曾经的鹊华烟雨了。
 
     
    资源来源——  
            
     
上一座 ┇ 山东桥梁 济南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