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港—杭州路立交桥是青岛市区第一座城市立交桥,中国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曲梁桥。
该立交桥位于市北区与四方区交界的沈阳路、康宁路、温州路、内蒙古路、杭州路、杭州支路6条路7个路口交汇处,横跨胶济铁路,是青岛市的交通咽喉要道,也是青岛海陆货运主要进出口。该桥为变形苜蓿叶形立体交叉桥,总占地面积为10.59万平方米,包括铁港和杭州路2座立交桥,6座跨河桥、5条人行通道、4条引道、5座高杆照明灯及各种地上地下管线、交通设施等。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山东省交通工程公司、青岛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承建。1984年3月动工,1986年10月25日建成通车。
铁港立交桥东西跨越胶济铁路,通往青岛港八号码头及胶州湾高速公路入口处,由主桥和东西引道组成。全桥总长344.81米。其中,主桥三跨全长为94.19米,西引桥9孔全长166.5米,东引桥三跨全长84.12米,主桥和东引桥均为现浇混凝土预应力双箱连续曲箱梁。曲梁的圆弧半径为78米,竖曲线半径为1700米,桥面直线段宽度为20.50米,曲线段桥面宽为24.50米。西引桥系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工型梁组成。桥面最大超高为0.64米,最大纵坡为4%,桥上车行道宽16米,中间隔离带宽0.5米,车行道两侧设防护带,防护带的外侧为人行道,人行道净宽为1.25米,桥下同铁路立交,最大净空为6.55米,车行道设计荷载为汽—20、拖—100,人行道荷载为每平方米350公斤。按7度抗震设防。该桥结构特点为弯桥,上部采用现浇后张拉双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曲箱梁,系国内第一座预应弯桥,技术先进,工艺复杂,桥型轻巧美观,桥下开阔简洁,具有弯、斜、坡受力特点,桥墩为六棱体,线条舒畅,每1/2宽度的桥面只有1根六棱柱支撑,支座设在墩台顶部,直接支撑着上部结构,墩柱上不设帽梁,为桥下行车提供了良好通视条件。下部结构为灌注桩,岩石较浅处采用扩大基础。
杭州路立交桥南北跨越温州路和海泊河,位于温州路和杭州路交汇处,桥中线与温州路中心线斜交角度为57°23′24″。上部结构为5孔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径为130.86米,全桥总长132.32米,桥宽31米,桥面最大纵坡3.54%,曲线半径1500米,桥下最大净高4.5米,车行道设计荷载为汽—20、拖—100,人行道荷载每平方米350公斤,按7度抗震设防。该桥为柱梁系结构,以隔离带为界划分为两组梁系,每组梁系由间距5.4米、直径1米的两根圆柱支撑。下部结构为灌注桩。桥中间有2.5米宽的隔离带,布置为透空的,改善了桥下光线条件,桥梁立面简洁舒展,桥下铺设面积5.96万平方米。
在杭州路立交桥附近设5座高桥照明灯,各高30米,照明半径60米,平均照度大于60勒克斯;铁港立交桥上设路灯64盏,平均照度不低于20勒克斯;人行道照明不低于15勒克斯。设置交通标志46处,雨污水、自来水、石油等大型管线总长7.656公里,敷设电力、电讯、交通信号等电缆总长21.421公里,绿化3万平方米,拆迁面积达3.02万平方米。
铁港—杭州路立交桥是一个跨越6条路、2条河和胶济铁路的立体交叉枢纽。建成后平均每小时通车由原来1051辆增加到2410辆,高峰时达7300辆,提高了青岛港的疏港能力,改善了城市交通。由于设计合理,功能良好,结构先进,轻巧美观,线型流畅,与周围环境协调,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施工质量优良,1988年获中国建筑业联合会颁发的“建筑工程鲁班奖”,1989年获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颁发的银质奖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