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省份列表    山西桥梁    太原篇    
太原市迎泽大桥
〈〉〔〕[]{}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太原市迎泽大桥
 
    迎泽大桥(Yingze Bridge),是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境内一座连接迎泽区和万柏林区的跨河大桥,位于汾河之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汾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被誉为“华北第一桥”。
  迎泽大桥西接万柏林区迎泽西大街,东接迎泽区迎泽大街,大桥全长970米,其中主桥全长511.6米,桥面宽50米;桥面为双向八车道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50千米/小时。
  迎泽大桥为钢筋水泥悬臂式九跨桥梁,包括东西引桥和主桥三部分,全桥有八个桥墩,两个桥台,上部构造为钢筋混凝土双悬臂加简支吊梁,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重截面连续箱梁,桥墩墩身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薄壁墩,桥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主桥与东西引桥连接,在主桥与引桥连接处设置共用刚性桥台,主梁采用C50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6厘米厚400号水泥混凝土设钢筋网,面层为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箱梁横断面为一箱四室。
  迎泽大桥全长970米,其中主桥全长511.6米,桥孔跨径为40+7×60+40=500米,桥面宽50米,由两幅各宽25米的单幅桥组成,其中机动车道宽31.5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宽6.5米,人行道宽2.5米,桥孔跨径为40+7×60+40=500米,墩台基础分别为直径1.2米和1.5米的钻孔灌注桩。上部结构主跨径17.4米,具体布置为5.35米+27×17.4米+5.35米。箱梁底宽19米,桥面悬臂板两侧各3米。跨中及端支点梁高1.5米,桥墩支点处梁高3.2米。梁底按二次抛物线变化,底板厚度50至20厘米,腹板厚度50至40厘米,顶板厚度25厘米。桥墩基础采用1.2米钻孔灌注桩,深55米。

  历程:
  民国以前,迎泽大桥为水上浮桥,用几根木头简单搭建。
  民国32年(1943年),日军在汾河上架设起一座钢筋混凝土桥,即太原人口中的“洋灰桥”。
  1952年秋天,原太原市建设局工程师赵福增、谢施负责迎泽大桥设计任务 。
  1953年1月1日,迎泽大桥开工建设。
  1954年1月1日,迎泽大桥竣工通车。 这座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桥梁,全长480米,车行道宽12.4米。与它毗邻的“洋灰桥”也被保留下来,作为上行的非机动车道继续使用。
  1996年11月1日,迎泽大桥拆除重建。“洋灰桥”同时被爆破拆除。
  1997年10月1日,新迎泽大桥建成通车。包括东西立交引桥和主桥,全长970米,主桥长51l.6米,宽50米,分8条机动车道、两条非机动车道和两条人行道,是目前国内过河城市桥梁中最宽的桥。
  2024年5月21日,迎泽大桥加固工程开工;9月11日,迎泽大桥加固施工完成。
 
     
上一座 ┇ 山西桥梁 太原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5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