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省份列表    浙江桥梁    金华篇    
东阳市画水镇应星桥
〈〉〔〕[]{}

东阳市画水镇应星桥
 
东阳市画水镇应星桥
 
    东阳市画水镇的莪溪村后溪干自然村是一个小巧而美丽的村庄。同周围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的古村落比较,后溪干有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村西头那座建成于元代末期的应星桥,据考是东阳市境内现存的最古老的高拱石桥之一。该桥于1995年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客。因此,古桥俨然成了后溪干的标志。
  外界很少有人知道,后溪干的古桥不止一座,而是四座。它们架设于环村而过的莪溪上,沟通了村民与外界的交往,连接起村庄的一段历史,守护着古村的悠长文脉。村里的退休干部朱荣清几年来一直醉心于研究四座古桥。在他看来,后溪干与这四座桥有着密不可分的缘分。
四座桥各有来历
  村庄最上游的桥是永积桥,村民们习惯称其为“上桥”。此桥据传造于明代以前,原是木桥,明代时改成平板石桥。1986年,村民认为此桥过于狭窄,于是用砖块混凝土重建。桥系单拱弧形,桥面长11.9米,宽3.95米,高5米。过去夏夜,上半村的村民经常在此乘凉,享受水面的凉风。
积圣桥又称为“中心桥”,建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建桥人为朱大淳。1922年,东阳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此桥被冲毁,后由树德堂的太公重建。也许是两代人共行善事,故有此桥名。重修的积圣桥是一座平板石桥,用条石架顶平摊排列石板。此桥有三座石砌桥墩,迎水流方向凿成锥形,以利于分洪。桥面由五列三段共15块长条石建成,长15.3米,宽2米,高4米。每块石板厚达32厘米。村民们说此桥昔年当官的人经常走,是官道的一部分,现在也还是村民们到田里干活和通往东阳城区的主要通道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位于上游的永积桥、积圣桥,其中心地位已逐渐让位于振兴桥。村民说,其实原址有一座老桥,也是石板铺架,桥面较窄,于1989年12月加宽重建。新桥单拱弧形,用石块和混凝土砌筑而成,长11米,宽4.1米,高4.4米。如今的振兴桥,是村里通向画溪村的最主要通道,车来人往,络绎不绝,因此桥头也就成了现今意义上的“村口”。由于重车过桥影响牢固,且有几次车辆冲断桥栏,2005年村里对此桥进行了加固修理。
  其实,古代后溪干的村口,应该是在应星桥头,也就在振兴桥下游五六十米处。应星桥又名石洞桥,建于元末明初,是江南乡村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桥梁之一。桥单拱弧形,桥拱较高,用五行九组条石砌成,每组都用横锁石连固。桥面呈正方形,长宽各为2.7米,净高7.3米,桥拱跨度为9.18米,桥两端各置11级石阶。过去上游三座桥未建造时,此桥是东阳通往义乌佛堂的必经之处。站在振兴桥头,就可以看见应星桥高耸的桥拱,可以想象:如果溪水丰盈时,有月亮的晚上,水中半璧连着半空桥拱,将会构成怎样的一轮圆满图像。
  随着上游三座桥的相继建成和现代交通的发展,应星桥逐渐淡出,特别是被定为东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为了加强对它的保护,村民们基本上不再从此桥经过。让人称奇的是,尽管平时少有人迹,但在清风吹拂下,桥面十分干净,桥拱上郁郁葱葱的藤萝,和桥畔的古树、芭蕉相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

  古桥为何是四座
  后溪干的古桥为什么是四座,而不是通常人们喜爱的五、七、九等阳数?这是许多人都会想到的问题,对此村民们至今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记者猜测,桥的最主要用途首先是“渡人”,也就是方便交通。桥的数量必须迎合人们对它的需求。根据后溪干的村落布局,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每座古桥都对应着一座古建筑。
  最早的应星桥,是当时的村口,桥头有水口殿一座(现已拆毁)。最上游的永积桥,正对着“上半村厅”也就是积庆堂的大门口。后溪干人习惯将整个村庄分成“上半村”和“下半村”两部分,于是在宗法制度十分严格的旧时,上半村人如果没有一处自行出入的通道,感觉是很难堪的。因为过去“上半村”人到城里办事,要先经过“下半村”,过应星桥后才能走上通往城区的古道,非常不便,因此在此处建桥,直接连通古道,十分必要。
  与永积桥相隔不远的积圣桥,正对着“下半村厅”也就是树德堂的大门,树德堂西面是朱氏宗祠,村里的许多重大活动和聚会以前都在此举行。在这样一处重要的场所,一座供村民进出的桥是必需的。
  至于振兴桥主要是通往画溪镇,桥头有一座本保殿,殿旁有百年古樟。过振兴桥到画溪村这一东阳市第一大村只需10多分钟路程。若按以前古道经应星桥而行,则路程会延长约3倍。

  古桥保护受关注
  后溪干的四座桥,尽管有三座几经修建,可以说已非真正意义上的古桥,但都固定在原址,且应星桥从元末保持原貌至今,实属不易。朱荣清说,过去村里虽然没有村规民约对保护古桥作出规定,但是老辈人都说桥下和桥畔不准堆放杂物,更不准丢垃圾,一来会污染水源,二来垃圾一多会妨碍行洪。因此多年来村民们都自觉爱护古桥和周边的环境,从而较好地保存了原始风貌。
  1922年洪灾时积圣桥被冲垮,这是古桥遭受的第一次灾难。据村民分析是桥年久失修,加上在设计上存在缺陷,不能很好地分洪。1989年,东阳市发生“7·23”洪灾,令人惊奇的是四座桥全都幸存。据村民说,当时由于水流被堵在四座桥的上游,桥因此幸免于难。2004年,后溪干村出资对莪溪北岸进行了加固,又对溪床进行了清淤,确保能顺利行洪,也保证古桥能安然无恙。
  但是,记者发现,莪溪正不可避免地遭受污染。据了解,近年来村里大力发展废塑回收和加工,一些村民把废塑的下脚料倒进了莪溪里。特别是在应星桥下,溪床已经为废塑所侵占。村民选择此处倾倒垃圾的理由是,应星桥位于最下游,大水过来就可以将此处的垃圾冲进画溪。说起这一“创意”,不少老人摇头叹息,大概是感叹于昔年“桥下春波碧,惊鸿照影来”的美景被破坏得荡然无存。据说为了保护此桥,也为了保护村容村貌,村里打算将企业都迁到应星桥下游,但其可行性存在疑问。
  朱荣清告诉记者,应星桥由于桥拱较高,有利于洪水通过,加上独特的建筑构造,使它数百年来得以完好存世,目前此桥有几处已经发现破损移动,影响了牢固程度,急需检查修整。村里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重视,同时也呼吁村民不要再在此处倾倒垃圾,以免影响应星桥的安全。
 
     
上一座 ┇ 浙江桥梁 金华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