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省份列表 浙江桥梁 丽水篇 |
龙泉市西街街道披云桥 |
〈〉〔西大桥〕[]{} |
|
披云桥总长度76米,桥面宽17米,拓宽约10米。桥梁中间为车行道,两边人行道为仿古廊桥建筑,总投资2285万元。 披云桥在龙泉城西宫头村,横跨蒋溪之上,自古为通闽入浙要冲。明代郑宣《遗爱亭记》中记载:“龙泉在栝为邑之大,披云桥在邑为桥之大,蒋溪堰则水利之大者。自令尹姚公一筑于靖康初,至开禧则张贡士继之,厥后与披云之修建,咸未之闻。”姚公,北宋靖康年间(1126~1127年)任龙泉县令,任上见蒋溪堰年久颓坏,湮塞淤积,在建造披云桥的同时一并修筑,并分蒋溪堰之水新凿云水渠。 披云桥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迭圮迭建,几易其址,以南面万寿宫为参照物,在北面或徙于宫之东,或徙于宫之西。几易其名,明成化《处州府志》记:“披云桥在光孝宫北,何公澹书榜今名通仙。”光孝宫即万寿宫,座落在“昔为仙圣者游的”凤凰山脚。 明万历《括苍汇纪》记:“披云桥今名凌云”;民国27年(1938年)改建石墩公路桥后,易名西大桥,又名宫头桥。2001年8月10日,复名披云桥。 旧时披云桥是典型的江南廊桥。明《披云桥记》有载:“上则横梁直干,飞櫩连甍,栱合节分,勾心斗角,皎如鸿长,轩如鸟骞,严整壮固,方驾可度……两岸古木森蔚,苍藤翠蔓,蒙蔽摇缀,荫覆潭上。每风自谷起,波光树影,绿披碧潋,香风蓊勃,对之使人神思萧爽……”桥南有马灵官殿,桥北有二郎神庙。马灵官为三十三天金臂圆光火犀大仙,世人称其为火神;二郎神又称二郎显圣真君,世人称其为水神。桥南桥北分别供奉火神水神,有防火防水之愿。桥南的下首有披云寺,也有护桥佑桥之意。 然水火无情,披云桥历史上因洪水冲塌、人为火患等原因,多次损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架设人行大桥。1954年洪水爆发,原剩的1号桥墩倾,木支架坍,全桥漂失,后在桥位下游用竹笼填石修筑过水路面。 1965年2月,省交通厅批准重建。全桥3孔,净跨20米,为钢筋混凝土T梁结构中型桥,长71.35米,下部利用北端原有桥台,南端原台进行加固利用,新建桥墩2座,桥面净宽6米,1965年2月动工,至8月竣工通车。 2018年,因原披云桥桥梁设计等级低,使用时间长且频率高,已多处出现破损,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交通运输需求,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龙泉市委、市政府决定拆除旧桥,重建新桥。规划桥总长76米,桥面宽17米,比旧桥拓宽约10米。两侧人行道采用仿古廊桥结构。此桥重建是龙泉市2018年市十大重点项目之一,自2018年1月20日起动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 披云桥又名西大桥,坐落在龙泉市城区的宫头村,一头靠龟山,一头就是宫头村,紧靠凤凰山。该桥创建于北宋靖康初年(1126年),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自古以来,披云桥是龙泉至福建浦城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山西路与环城西路的重要通道。古代桥梁一般是木头建造,经多年的风吹雨打,容易被洪水冲毁,只得重建,并屡建屡毁,还多次更改桥址。直到元朝忽必烈时代的1360年时才重建木板桥,可惜于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五月又被行人纵火烧毁,于当年九月重建。到民国时期有了汽车,原木桥无法通行,就于1938年改建为石墩公路桥,1965年重建了公路桥。全桥钢筋混泥土结构,两墩三孔,净跨20米,全桥长73.4米,面宽6米,一直使用到2018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老桥已不堪负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2018年1月22日开始奠基重建新桥,经过一年的封闭施工,于2019年1月1日元旦竣工通车。披云桥总长76米,面宽17.4米,比老桥拓宽约10来米,总投资2285万元。桥梁钢筋混泥土结构,两墩三孔,桥面由沥青铺设,桥上设有宽度为6.6米的机动车道和宽度为1.8米的非机动车道,并设有护栏。最有特色的是桥两边人行道为仿古廊桥建筑的桥屋,左右两座桥屋各长53.8米,宽3.6米,全部用木材拼接而成,没用一枚铁钉和一块铁件。每座桥屋建有廊屋17间,由18对木柱支撑,屋内两侧都有带靠背的固定木长櫈。桥屋上盖青瓦,屋檐飞檐翘角,高低分三层,中心的一间最高,楼阁式结构,两旁三间稍低,两头五间最低,整个屋檐高低有致,非常协调精致。桥外两侧都装有一层护桥板,全屋木料未上油漆,古色古香,美观又实用,是来往行人歇息避雨和市民纳凉会友的好地方。每个屋檐四周与屋内均装有照明灯,每到华灯初上,就会吸引市民前来观赏新披云桥的美景。 |
||
上一座 ┇ 浙江桥梁 丽水篇 ┇ 下一座 |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