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百晓集桥 ![]() ![]() ![]() |
宁波月湖桥 |
〈月湖〉〔湖心东桥〕[]{} |
|
![]() |
![]() |
![]() |
月湖桥又名湖心东桥,是月湖的古迹之一,该桥始建于宋元丰七年(1804),现存建筑是经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修建的。它为一座石拱桥,高3.8米,阔4.35米,长15.7米,桥两旁置石栏,设有六个望柱,柱头雕有荷花,桥心铺荷花石板,具有清代石桥建筑的特点。 [地址] 位于月湖公园内,月湖街花果园巷口。 [简介] 又名湖心东桥,是月湖的古迹之一。桥始建于宋元七年(公元1084年),现存建筑是经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修建的。它是一座石砌拱桥。桥两旁置石栏,设有望柱,柱头雕有荷花。桥心铺有“玉堂富贵”石板,具有清肛石桥建筑的特点、桥全长15.7米,跨水5米,矢高3.5米。 [名词解释] 玉堂富贵:江南园林中将玉兰、海棠、牡丹和桂花配置在一起,取谐音“玉堂富贵”。 走了那么多古桥,这一次是难得的轻松,因为此行走访的古桥都在我们的生活圈子里,亲切得很。步履轻松地走在熟悉的镇明路上,一旁的龙虾馆,生意红红火火。穿过马路就到了宁波人引以自豪的月湖,拐进公园瞬时静了不少,绿油油的草坪上晶莹的露水滚动着,满目清新。 很快,一座被绿箩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单孔桥出现在眼前,跑上桥顶,掀起桥额上的“盖头”,“月湖桥”三字赫然显现,原来竟是这般娇小玲珑,古朴浑圆,让人不禁产生一丝含情脉脉的错觉。 文人至爱 我总是认为每一座古桥都联系着古往今来,所以每次走古桥都会有古今交错的感觉,是前世,是今生,还是来世?唐代乾宁五年(公元898年),明州刺史黄晟为确保城内外的安宁,在子城外围,率民采石筑起了罗城(现环城路址),周长18里,此后,明州城内的月湖逐渐被城内众多文人墨客所青睐。当时,月湖中心的湖心岛还是一块荒岛。北宋治平年间(公元1064年~1067年),湖心岛上兴建了佛寺,俗称湖心寺。熙宁六年(公元1068年),宋神宗赐名“寿圣院”,并建起了一座简便的木桥。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写当时月湖的名篇中,有“横桥通废岛,华宇出荒榛,风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的诗句,“华宇”指的就是湖心寺。政治家王安石、龙图阁大学士舒亶等都曾经到此徘徊于树荫湖光之间,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桥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而这座贯通湖心岛与湖东的简便木桥,即湖心东桥(月湖桥)的前身。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经不起风雨的木桥改建成了石拱桥,名称“湖心东桥”。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明州大旱,太守刘珵栽柳植松,疏浚月湖,并以积土堆建成芙蓉洲、雪汀、烟屿、菊花洲、月岛、竹屿、芳草洲、柳汀、花屿、竹洲等十景,即“月湖十洲三岛”的胜景,同时又建了座更为小巧的“湖心西桥”。自此,湖心寺东西的两座石砌高拱桥,都可供官船出入。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赐额湖心寺为“湖心广福院”。当时除了居于湖东湖西的丞相史浩、史弥远外,在湖心东桥上驻足的名人还有诗人陆游、学者杨简、沈焕等。 明代时候,明州改称宁波,月湖周围官府大宅如林,仅仅尚书府就有闻、张、周、杨,官府的四明驿就设在月湖。清代初年的甬上史学家全祖望在《湖语》一文中,曾写有“并湖甲第,嵯峨尺五,碧瓦朱甍,更仆难数”之句,描写的就是月湖官宅豪府栉比连绵的盛景。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日本画圣雪舟等杨在宁波画的《宁波府图》中,月湖中心的两座高拱桥,就耸峙在湖心寺左右的柳丝掩映中。 娇小精致 清朝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湖心东桥按照原样重造,更名为“月湖桥”,并镌刻在桥额上。将湖心西桥称为“大厅桥”,湖心寺改名为“月湖庵”。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大厅桥已经在30年前被拆为平桥,近年又按原状重修。而月湖桥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浑圆的风姿。 月湖桥整座桥身都是用规整的条石叠砌,全长15.7米,桥顶宽3.3米,桥堍宽5米。桥东桥西各设24级石阶,每级高度才10厘米,所以过桥一点都不会感到吃力。 月湖桥娇小精致,桥面中心石板上有一块直径为60厘米,刻有“玉堂富贵”的石刻踏脚石,两侧有垂带踏步,踏脚石上的朵朵玉兰花虽已经被无数脚印磨平,却依稀可以辨认出昔年的风采。月湖桥桥桥基的护底石虽然有着明显的蚀痕,但依然稳固地承受着整座桥的负荷。圆拱用规整的条石铺砌,没有丝毫松动。桥南桥北各有7块栏板,2只抱鼓,8只桥柱,柱顶上雕刻有仰莲,似乎与湖心寺这一佛门净地有关。 风光无限 清代诗人张本的《月湖春望》中,写出了月湖桥的含情脉脉与诗情画意,“春来打浆月湖西,红满汀洲绿满堤。水面横排桥影阔,波心倒挂塔尖底。”的确,月湖桥向来就是最受宁波人宠遇的石拱桥。1929年~1990年,宁波市区在城市扩建中,拆除和改建古桥191座,而月湖桥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在1981年,与湖心寺一同被列为文保单位和保护范围,成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道亮丽风景。 今日之月湖,旧貌新颜,绿杨翠柳、水色柔美。虽不闻管弦之声,亦不见白鸥破水,却在平实之中透着优美静谧。夏日傍晚纳凉歇息,满眼又草色青青,煞是享受。老人们坐在石凳、石椅上看书、打牌,年轻人在湖中划船,孩子们则在假山前追逐嬉戏,忽然一只浑身雪白的萨摩耶犬也蹿出来凑把热闹,引来众人一阵欢喜,主人则满脸的得意。如此悠闲和谐,连空气中都多了一份轻松与自在。有空多来这里坐坐,又何尝不是一种福分? (来源:东南商报 楼小娴 杨古城 曹厚德/文 楼小娴/摄) |
||
![]() |
上一座 ┇
浙江桥梁 ![]() |
Copyright©2013-2025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