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
北仑的柴桥曾是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小宁波”。这里店铺林立、商贸繁荣、交通便捷,有人就把它与奉化大桥、诸暨枫桥、绍兴柯桥比肩并称为“浙江四桥”,而在柴桥有一座同名的石拱桥。
地处东海之滨、三面环海的北仑,自古以来属“唐涂宋滩”。柴桥的历史开端,与王安石在当地治水密不可分。据史料记载,在宋庆历七年(1047),时任鄞县县令的王安石为了减轻百姓常受海潮侵蚀之苦,便在当地修筑了有名的穿山碶\,并疏浚了当时称为“芦花港”的现柴桥芦江,使其成为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内河。随着两岸的泻卤之地逐渐变成良田,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迁徙到芦江两岸居住。当那里变为一个热闹市镇的时候,芦江两岸的交通变得越来越繁忙,于是芦江河上建起了第一座木桥,据说是由当时一个因卖柴而发迹的柴姓商人出资建造的,因此取名“柴家桥”。现代社会常有“发展经济,交通先行”的说法,柴家桥的建造促进了柴桥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后,这座木桥又被改建成条石桥,后又由柴桥乡绅沃汝明牵头出资把其改建为石拱桥,以纪念其父监察御史沃頖之功绩。“柴家桥”也更名为“进士桥”,并沿用了300多年,直到清道光八年(1828),这座“进士桥”才正式改名为“柴桥”。
建国前的柴桥是一座台阶式的石拱桥。在设计上,柴桥令过桥的路人感到温馨的是,桥头石柱顶上装有四盏风雨灯。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风雨灯就会被点亮,为过往路人带来一片亮光。这种景象,让人自然地就联想到了江南小镇灯光摇曳的小巷风情。在细雨绵绵或是薄雾缭绕的日子里,散发着淡淡亮光的风雨灯,也许就成了夜晚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解放后,柴桥被改建成宽阔的斜坡水泥桥,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