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主页  浙江桥梁  宁波篇   
余姚市阳明街道武胜桥
〈〉〔〕[]{}

余姚市阳明街道武胜桥
 
余姚市阳明街道武胜桥
 
余姚市阳明街道武胜桥
 
余姚市阳明街道武胜桥
 
    [地址]
   余姚侯青江上。

  [简介]
  武胜桥全长33米,宽3.5米,圆拱跨水达9米,拱矢高达5.3米,始建于东晋隆安二年(398年)十月,晋将高雅之打败孙恩于此,故名,现桥为康熙辛丑年重建,为单孔陡石拱古桥,桥名为钱斌所书。
  阳光很灿烂,武胜桥边的小公园里三三两两地坐着几个老人,天南地北地聊着天。一边是黑瓦青石的民居,街道小巧整洁。于是,这座桥就多了几分市井的味道。
  正津津有味地观赏着这座桥的拱圈、螯头,还有桥中的心形荷叶浮雕,一位老人走到了我们的面前,步履轻巧,丝毫看不出其年纪的老迈。而这位马老告诉我们,他已87岁,从小在这里生活,对这里的水,这里的桥,早已有了融于血骨的感情。说起这座桥的历史,他如数家珍,每一个人名、地名、年代,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武胜之名 名副其实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舜江之滨的余姚,该年始筑余姚城,为崛起于浙东最早的城垣。姚城周一里,高一丈,厚二丈,开五道城门,其东为通德、西龙泉、南齐政,而北有二门,武胜门和侯青门。
  古余姚城南靠百里姚江,又名舜江。西江在城之西北,又分二路。一路过城西与舜江相交,另一路绕城北和城东,也与舜江相汇。城北的这一路西江称为侯青江,为古姚城的北护城河。
  余姚古城城门既造,跨侯青江之武胜桥也同时建成,但这座1800年之前浙江最早由记载的古桥的模样如何?史料无载。“武胜门,东晋隆安二年(398年)十月,晋高雅之克孙恩于此,故名。”这是光绪年间《余姚县志》的记载。两年以后,一度攻入余姚城的孙恩被刘牢之战败而出城。次年,孙恩又攻入城内,不久又一次被逐出武胜门。为此,武胜门和武胜桥必定留下刀光剑影,痕迹斑斑。
  元代至正十七年(1357年),方国珍占据浙东时,姚城扩建,武胜门和武胜桥在原址重建。武胜门是一座可屯兵的瓮城,与城北胜归山相距仅1公里。此后,在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嘉靖(1522~1566年)、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武胜门和城门外的武胜桥都作过重修。在明代嘉靖丙辰(1556年),浙江总督、余姚令胡宗宪经武胜门、过武胜桥剿倭寇得胜往返,“武胜”之名名副其实。
  胡宗宪(1512~1565年)字汝贞,号梅林,明代南直隶徽州府绩溪人(今安徽绩溪人),是明朝嘉靖时期的一位兵部尚书,也是一位抗倭名臣。嘉靖十七年,他27岁,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嘉靖二十六年,受命出任余姚知县,“洁己奉公,持法正事”,平反多起冤狱,使余姚政通人和。嘉靖三十三年,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使,自此,宗宪政治生涯转至抗倭事业。在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先后入侵杭州、严州,淳安、南京等地。此时,宗宪为浙江巡抚,在嘉靖三十五年,经过身经百战,寇渐平。也许,这座桥依然铭刻着当年抗倭军队胜利班师时的荣耀与气势。

  东西潮汐 南北康庄
  民国22年(1933年),由李姓等捐资,又一次重建了武胜桥,而数年以后,武胜门与姚城其他城门都被拆平建路,武胜桥依然幸存至今。武胜门外武胜桥,又称大北门桥,出城过桥后,西北方通向上虞、方桥、泗门和姚北海滨,桥下的水路更是四通八达。1959年之前,即姚江下游的姚江大闸未建成前,东海潮汐可溯江直到武胜桥下。
  武胜桥全长33米,宽3.5米,圆拱跨水达9米,拱矢高达5.3米,可通大型的舟楫。桥下的圆拱,采用7块一排的8组长条拱石规整砌筑,间以横条石,至今完好无损。在桥墙部分的块石砌筑整齐有序,用以固定桥台的4条长系石伸出两对镇水龙头鳌首。龙头下四句对联。写出武胜桥的历史地域环境和重要贡献:
  东西潮汐永通津,
  南北康庄常顺帆。
  武功怀归凯旋地,
  胜迹重新普济人。
  高高耸峙的武胜桥势如长虹,从桥台至桥顶如上一座小山。桥顶宽3.3米,桥堍宽4.4米,南北各有二十余石阶,两边设栏柱11条,其中有一条刻“信女李氏助顶益方”字样。桥面上的栏柱原来刻有石狮子,今仅存残迹,但整座桥的宏大气魄仍不减当年。张落雁杨古城/文余慧/摄
 
     
    资源来源——  
            
     
上一座 ┇ 浙江桥梁 宁波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