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省份列表    浙江桥梁    宁波篇     
余姚市三七市镇槎櫺桥
〈〉〔〕[]{}

余姚市三七市镇槎櫺桥
 
余姚市三七市镇槎櫺桥
 
    槎櫺(chálíng)桥,见到这样一个桥名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我第一次见到时,觉得有怪怪的,心想怎么会起这样的桥名呢,但又猜不出它的含义,心里一直就搁着迷团。又去了两趟后,凭着桥额落款里的四个小字,似乎才找到了答案。
  槎櫺桥是一座极其普通的石平桥,然而,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姚东村的车林桥自然村村口。三七市这个地方,很早以前就有集市,地名就是因为每逢农历三、七日有集市而来。它古时属于慈溪县,如今属余姚市。槎櫺桥在三七市的西头三里许,刚好处在余(姚)慈(溪)古道的中段。
  余慈古道旧时为通衢大道,古道是什么时候开的,找不到确切的记载,但是,慈溪的县城,建于唐朝开元26年(公元738年)是有确切记载的,余姚的县城则是汉代已有。南方古代的交通,主要依靠水路舟船,陆路人车并不多,但是,槎櫺桥这地方,处在余慈古道上,却仍是人车络绎。当然,所谓的通衢大道,宽度也是有限的,无非只是在泥路的中间铺有石板或嵌有卵石,宽度也仅够一辆车通过。所以,现存的古桥,宽度只有1.75米,是用三块长4.36米、厚0.29米的石梁铺成的。
  槎櫺桥没有栏板,桥名刻在梁板的外侧,落款八个小字为“同治二年、董思补軯”。题写桥额时,落款中用上“补軯”二个字的,宁波只有这一座。查了下字典,“軯”(pēng)原是象声词,指车声或霹雳声。董思用了“槎櫺”二字来“补軯”,“槎櫺”想必是原来桥名的谐音,并无特别含义,而且,原来的桥名最有可能应是“车铃桥”。
  那么,“车铃桥”的名字又是怎样来的呢?
  古代的大车,靠牛马畜力牵拉,前进缓慢费力,退让更是不易,为了避免狭路相逢,古人想出个办法,在赶路的大车上,都挂只吊铃,大车一路颠簸,铃声一路不断,远处过来或是挑着担子、或是赶着大车的人,听到铃声,就会在较为宽阔的地方等待避让。
  一般桥梁,桥面总要比两头的路面高上许多,那是为了桥下通航或泄洪的需要;为了方便路人行走,又在两头铺设步阶。但对大车来说,要通过设有步阶的桥,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轻车还好些,如果是重车,光靠牲畜与赶车人的力量就过不去了,只好等候在桥头,请路人帮忙,或者等到别的大车来,互相协力过桥。大车上步阶时,两边的轮子,必须一前一后交替着上,车子就会摇晃得更加厉害,车铃也会响上好长一阵子,远处的人听到了铃声,就会说:“又有大车过桥了!”是否此桥原先建造的时候,没有取桥名,久而久之,“车铃桥”叫成了它的名字呢?
  到了清代同治二年,太平军在浙东的战事刚刚定息,此桥也已是塌落不堪,就有热心人发起修桥善事,将此桥重新修造,新桥的梁板比以前厚实了许多。眼看着古桥即将修缮一新,总感到还缺些什么,于是,就请了一个叫董思的人为此桥题写桥额,好为新桥添个彩头。
  董思可能是附近的三七市董新屋人,也许还是修桥发起人之一。他是个读书人,觉得直接将“车铃桥”三个字题在桥上,终归感到太俗点;想改个桥名吧,多少代口口相传下来的名字,也不是说改就改得了的。于是,就按着桥名的声韵,给它起了个非常别致文雅的大名——“槎櫺桥”,题刻在梁板的外侧,此桥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然而,附近的乡里百姓,却不以为然,对此桥却仍然以小名相呼,到后来,谐呼其为“车林桥”,桥边的村庄叫为车林桥村。这也是现在村民既无林姓、更无车姓,而是周姓居多的原因。
  一百五十年后的今天,关于董思其人和这则轶事,已找不到任何记载,这也只是我的猜想而已。
  清光绪《慈溪县志》,将槎櫺桥载成:“车轮桥,县西三十五里”,是否会与方言的发音有关呢?
  如今,余慈古道已不复存在,仅有的一些痕迹也在不断消失中,61省道旁边的槎櫺桥,变得更加矮小了,以至到了它的跟前,都难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上一座 ┇ 浙江桥梁 宁波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