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钟桥在奉化城北十里的金钟山边,跨县江,其南面是倪家碶村。
照片上的金钟桥是民国13年重建的,为三孔石墩水泥梁板结构,轻盈高挑是此桥的特点。桥全长24米,中孔10米,面宽3.5米,两侧设水泥桥栏,桥额嵌于中栏两侧。县江在旧时经常会发洪水,为防止洪水冲垮桥梁,此桥建造时,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桥墩很薄,仅有0.80米,条石砌成的石墩,迎水的一面有分水尖,减少了洪水对桥墩的冲击;二是桥面很高,梁底几乎高过江堤,再大的洪水,也只能从桥下通过。所以是墩薄梁薄,更显轻盈。
金钟桥原先是石拱桥,始建于何时已无考。连着桥头的黄色塘路,就是南通台温、北抵宁绍的古道。照片中,桥右端露出的一小块瓦屋角,是金钟亭,即是古籍所记的金钟铺的位置,金钟铺南至大桥铺,北达南渡铺,宋代在此处建有金钟馆,清光绪《奉化县志》载:“金钟馆,宋咸淳(公元1265—1274年)中,参政叶梦鼎镇明州建”。明朝以后,此地逐渐衰落,只剩下一亭。金钟亭上的一副楹联:“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万人舍万人施万人同结万人缘”,似乎仍在告诉人们,此处曾经有过的行人络绎之景象。
几年前,整治县江,金钟桥与金钟亭,又同时被拆,金钟潭被新江堤填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