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主页  浙江桥梁  绍兴篇   
嵊州市石璜镇永济桥
〈〉〔〕[]{}

嵊州市石璜镇永济桥
 
    石璜永济桥,俗称石璜上桥,是石璜江(旧称罗松江、松溪)上的第一座石桥,坐落于石璜老街西北角。它又是石璜村中在原址保存下来的时间第三位长的古迹。去年8月8日上午9时,“海葵”台风过境,石璜江水猛涨,致永济桥的第四桥墩(从西向东的顺序,有5个)塌陷。市地两级媒体的记者在报导此事中称“百年老桥成了危桥”。为安全计,石璜村对桥的东、西两头作了封道,并经努力于当年11月中旬修复通行。永济桥有五个石砌桥墩作柱,共有六块长度6至8米不等、宽3.1米、厚度为35公分的桥板组成,全长43米,离桥墩基脚线高为4.45米,经过修葺,重新为行人和小车的通行提供了方便。但是,三个多月的不便,引起了不少石璜人对永济桥的关注,也促使笔者去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查阅《民国嵊县志》卷三中“建置志?桥渡”篇,无石璜永济桥,现县志也找不到它的踪迹。经过查阅石璜村不通谱的三家王氏宗谱(素风堂、敦睦堂、有序堂)和《朱村陈氏爱敬堂宗谱》,走访九十岁左右的一些知情老人,联系出生在石璜的一离休人员晚年所写的回忆录中的相关内容和笔者自己积累的历史资料,石璜永济桥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了。
  要知道永济桥的来历,首先要了解石璜江。石璜江水因其集雨面积大,是长乐江(旧称西江)左岸七大支流中最大的支流。它的源头有雅璜江、梅溪江、王院江三条溪流,在三溪村汇合。从三溪村到溪口村约十公里的流程,是在两面为高大的岩山和峡谷中穿过,江面狭窄、落差较大,水速快,沿江的住宅、村庄稀、耕地少,洪水所造成的危害不算大。但一出溪口村,直到汇入长乐江也有十公里多的流程,都是在嵊西盆地的平原地带上,江面渐宽,落差较小,水速放慢,沿石璜江两岸的村庄密集,耕地良田多,一旦遇上台风暴雨,洪水不能泄泻,就会冲破堤坝、桥樑,给两岸人民带来重大损失。沿江两岸的人民为了生存和发展,与洪水作斗争,改造自然,化害为利,有识之士,捐款捐田,造福地方,石璜永济石桥的出现就是其中的一例。
  有三则史料能说明永济石桥建成前的过江情况。一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石璜老街中的下直街与东横街交接处——三角店旁还竖立着一块2米多高、约1米宽的石碑,碑中间镌有直写的“永庆義渡”四个大字,左边上方镌着“嘉庆二十年”较小的字。笔者的老屋就在三角店的对面,后来这块石碑成了修理镇上排水沟的一块盖板,现已被老街路面硬化所覆盖。二是,在《民国嵊县志》卷三“建置志?桥渡”篇中,有“永庆渡在县西四十里石璜庄、里人捐田二十亩为修造渡船费。同治十年建永济亭,又捐修桥费四十亩另。同治志”的记录。三是,在《朱村爱敬堂陈氏宗谱》中,有一篇作于光绪二十四年的《乡宾光纪公传》,文中有“岁丙戌,石璜上桥屡为洪水所冲,往来络绎奔赴者,咸以涉为病。公慨然倡兄弟同建,以松木为柱,采石为纽、铺板为桥,桥之上游植大椿二道,劈其水势,并捐己田为岁修费。”这三则史料告诉我们:在嘉庆二十年(1815年)到同治九年(1870年)的55年过石璜江是用筏船渡江,那时从三角店旁到江对面有150米之多。在同治十年(1871年)架起了简易木桥,才有“捐修桥费十亩另的”事。因“屡为洪水所冲”,才将简易木桥改建成“采石为纽”,即树桥板之间的连结用石板的桥。这个变化,说明当时为罗松乡一个辖村的“石璜庄”,正在逐渐成为交易的“石璜市”,因过江的人增多,用筏船渡满足不了当时的实际需要。这也说明石璜庄成为嵊西的一个大村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才逐渐完成的。对此,还有一件史事可以印证:日本鬼子在1941年侵扰嵊西经过石璜而不驻扎下来(当时石璜已是乡公所的所在地),却驻扎在清末前的乡公所所在地罗松村。这事,既说明日本早有侵占我国之野心,其军用地图早在清末前就制作好了;这又说明石璜成为“市镇”的时间不长。
  民国初年,石璜《素风堂王氏宗谱》《王祖顺传》中的“岁辛亥(即1911年),村之西溪水横流,每遇暴雨村人患之,夜不安枕,乡先辈倡议募捐,筑堤防以避之”的记载;以及《朱村爱敬堂陈氏宗谱》《陈世恩行述》中的“村之上流曰松溪,每遇夏秋间,狂风怪雨,溪流陡涨,堤岸决裂,冲坍田地。……近年,村东木桥屡修屡圮,行人叹病涉焉”的记载;说明“采石为纽”的木桥仍然经常被冲倒,建洪水冲不倒的石桥已成为民国初年石璜市镇所迫切的需要,就这样建石桥的任务落在了当时有识之士的身上。
  综合有关史料,石璜永济石桥建于民国初的癸亥年(1923年),发起人主要是石璜镇上的商人、手工业者;以民间募集的方式筹资。出资最多的是开积庆当铺的丁禹模,其具体出资额现无法查得,但认为中间的两块略微拱起的用扁钢浇的钢筋混凝土桥板是丁出资的说法是可信的,据其孙女(今年86岁)丁翠娟所写的回忆录,丁禹模是嵊县当时慈善事业的领头人。当时捐资的人有数百人,永济亭(俗称桥头庙)内立着的建桥功德碑(已作九里岗水库溢洪道的盖板)有三块可资证明;出资的方式大多是银元,裁缝张小千助银五块、木匠李海棠助了银元,他们的下代都还清晰地记得;募集资金最多的是朱村的盲人陈槐燮,在民国十五年修的《爱敬堂陈氏宗谱》内为其立传曰:“……与父言慈、与子言孝、与弟言悌、与友言信、各导之以善。被其教者,莠化为良、凶变为吉,皆以为君平复出矣!尤其难者,石璜沿溪向架木桥,惟先生募得巨金,砌之以石,董理其事,告厥成功;以及造庙修路诸义举均能踊跃赴先;拟之贪鄙视龌龊者流,双目炯炯何如其两眼昏昏也!”这位双眼失明的残疾人,不仅是个公益事业坚定的志愿者,还是个主张社会和谐的厉行者,真是难能可贵呵!负责永济石桥施工的也是个志愿者,叫陈世恩(1869-1934),也是朱村人。谱上是这样记的:“岁癸亥,邻村诸君子改建石桥,工程浩大,推君共襄厥事,而君素好义慨焉,相助为理工。”又说他“倡议捐修,躬自跋履沙,相地势,度水性。”在生产力低下,运输工具和动力还停留在人力畜力水平的上世纪二十年代,这个工程确实称得上“浩大”,单到澄潭江上游、苍岩附近的施家岙村去采购石材,用筏运输石材一次就要费四至五天时间,而其施工质量经九十年沧桑证明是好的。桥墩的底层是用松木打梅花桩插入“岩隔层”,上面用石砌成长3.4米、宽1.6米、高5.9米的桥墩本体,墩本体朝北面还要砌上高为1.2米的等腰三角形状的劈开水对桥墩正面冲力附体。5个桥墩、6块桥板,除中间略微拱起的3号、4号桥板为钢筋混凝土外,其余四块,每块桥板均有四根长石条组成,每根为0.52米宽、0.35米厚、长6~8米不等(因桥墩之间的长度不同而不同)。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桥墩南北两边都有空余,而来往的人和车增多,原桥板的南北两边各加搁了一根石条,就这样成为宽为3.1米、长为43米,并在桥上加了栏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石桥西端第1~2桥墩间南边搁着的一根剩余的长石条上,曾发生因夏天夜晚乘凉,坐在长石条上的人太多,突然断裂的事故,乘凉的人虽然同时跌落受伤,但均无大碍,无一致残身亡。这事,一时成为石璜镇上议论的中心话题,此后每当议论此事,不少老年人常提起这座桥从建造到使用至今没有发生伤亡的事,认为菩萨在保佑。当然,菩萨保佑是不存在的,间接说明建造时注意安全生产,建造中注重质量却是真的。至于去年8月9日海葵台风期间,暴雨造成第四桥墩塌陷,主要原因是近二十多年来,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建房热,石璜江中的沙石被大量使用,造成河床大幅度的降低,中间几个桥墩的梅花桩松木边的沙石,也渐渐被洪水淘空之故,这与当时建桥质量是无关的。
  石桥建成后,再没有发生“屡修屡圮”,常年保持畅通,使与桥相连接的东、西两边的街道繁荣起来。桥西的永济亭(俗称桥头庙)内有数块建桥功德碑,石柱上还镌了一副“客过丁桥亭一息、人过午市路三叉”的柱对。桥西上的大路成了柴行和树行,非常热闹;桥东的永济街上的“颐和酱园”在其墙上写着“酱园”两字,每个字约有20平方米大,与城关“万和酱园”的“万和”两字差不多大;还有一爿锅厂,能生产各种铁锅,吸引镇内外众多的顾客。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抚今忆昔,感慨万千。在经历了55年的筏船义渡、53年的木桥后,才建成了完全由老百姓出资的石璜永济石桥。而今永济石桥的修复工程款32万元,其中20万元是国家财政以一事一议的方式拨给的。两相比较,使我们更加认识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本文作者:嵊州市石璜镇人,毕业于杭州大学政治系,现退休在家。)
 
     
    资源来源——  
          http://sznews.zjol.com.cn/sznews/system/2013/09/12/016940898.shtml  
     
上一座 ┇ 浙江桥梁 绍兴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