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碧莲大岙村有一座500岁的石拱桥“宝弓桥”,它与常见的石拱桥不同,桥面呈弧形状,远远看去如一条美妙的飞虹,静静地横亘在一条并不宽敞的小河道上。该桥建于明正德庚午年,系单孔石拱结构,桥长20米,宽3.5米,高7.5米,石拱跨径10米,厚0.5米。桥身全部采用天然蛮石,桥面也未作铺垫和修饰,任历代行人跨越,风风雨雨数百年,如今风情依然。据当地老人说,当初建造这座桥时,不是为了行走,而是为了改变村里的风水,建造了这座“龙抢珠”的石拱桥,造福村民。经过500年的风雨洗涤,桥石已被岁月磨砺得油光润滑,被一丛丛绿色藤灌缠绕着的桥身安然自泰,桥墩的青石板看不出任何倾斜或沉陷的迹象。平常,一些调皮的孩子就爱在这桥上来回跳跃,沉默的百年古桥从来不曾寂寞。
在碧莲镇大岙村口,有一座外形古朴美观的石拱桥,远望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就像一张大宝弓,所以当地人叫宝弓桥。
据大岙吕氏宗谱记载:北宋宣和四年(1122),吕氏先祖从仙居白塔迁居此地,为方便行走,于明建文元年建此桥,重建于正德五年(1510),系单孔石拱结构,桥长20米,宽3.5米,高7.5米,石拱跨径10米,厚0.5米,桥面两侧为块石砌成,中间用卵石铺就。
据当地老人说,当时村里请来一个远近闻名的建桥师傅,开工之前村里首事无意中与他开了一个玩笑:石头任由你挑选,但不用一锤一凿,如能把桥造起来,付你双倍的工钱。谁料师傅竟慨然承诺,在造桥过程中不用一锤一凿,凭借自己灵巧的双手,三年后一条美妙的飞虹出现在村口的醒目位置。该桥桥身全部采用天然蛮石,桥面也未作铺垫和修饰,虽历经500年的风雨沧桑,如今仍坚固如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