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中桥原名白下桥,始建于唐代。因唐时金陵改称白下县而得名。元时称长春桥(一说上春桥),到了明代方叫大中桥,沿称至今。
唐代在南京城东的青溪上,有著名的白下亭和白下桥,附近即城的东门——白下门。杨吴(后为南唐)筑城,就青溪掘濠,白下桥跨濠而处东门之外。宋建康府城仍沿南唐旧制,白下桥和白下亭仍在。王安石罢相后,便居住在金陵半山园,从东门入城,必经白下桥和白下亭。他曾写过“东门白下亭,摧甓蔓寒葩”的诗句。当他接苏东坡来金陵游罢钟山后,就在白下桥与苏东坡分手的。宋末,文天祥被俘押解赴北京路过建康时,就住在白下桥附近的驿站内。
到了元代,白下桥改称长春桥,缘由是“以白下之名,不宜举子”(元《至正金陵新志》)。明初,长春桥复改名大中桥,“青溪此处旧有大桥(今淮清桥)和中桥(今四象桥),故撮名曰大中桥。”(明《万历上元县志》)由于杨吴建城,明初又扩建,以致青溪九曲仅存内桥以东入秦淮河一段。旧时桥前还有白下寺,系宋初建。
到了明末清初,大中桥曾一度改称“大忠桥”,由此引出一段明末抗清名臣黄道周的故事。黄道周是福建漳浦县人,万历进士,授翰林编修。当时,因魏忠贤结党营私,对主张改革政治的东林党人横加陷害,黄道周激烈抗争,竟被迫弃官返乡。崇祯帝即位后,惩办了魏党,召黄道周回京复职。但不久,多疑自负的崇祯处死了抗清名将袁崇焕,黄道周为此一再挺身进谏,结果因此入狱,充军广西。崇祯十五年(1642年),当他再次被召回时,已是年逾花甲。他托病辞官回乡讲学。明亡后,黄道周被南京弘光朝授予礼部尚书,但弘光帝未采纳其复国之策。1645年,黄道周任福建隆武政权吏、兵两部尚书。由于朝中实力派人物郑芸龙(郑成功之父)蓄意降清,不久清军很快兵逼福建,在这生死关头,黄道周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去募兵抗战。是年12月,他率领福建和浙江的门生及义民九千人增援安徽,途中大雾,行军至江西婺源时,突与大队清军遭遇,终因孤军无援,寡不敌众而战败被俘。后解往南京,他在狱中赋诗明志:“六十年来事已非,翻翻覆覆少生机。老臣拼尽一腔血,会看中原万里归。”最后殉节于大中桥(有说东华门)。世人为纪念黄道周崇高的民族气节,曾一度改称大中桥为大忠桥。后因避文字狱复称大中桥。这座桥从此声名大振。后人过此者,无不凭栏缅怀这位忠烈前贤。
附:
南唐杨吴建造江宁府城,与之前相比,城廓面积大大扩展,把今天的内秦淮河一段包入城内。沿城周开濠25里,同时将之前的运渎和青溪以及六朝宫城护城河的部分河段打通。史称杨吴城濠。目前杨吴城濠最确凿的河道,是今北门桥-竺桥-逸仙桥-复成桥-大中桥一段。大中桥向南于东水关接秦淮河的护城濠,因明代水系改造分出内外秦淮河,今人通常称作外秦淮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