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省份列表    江西桥梁    赣州篇    
龙南市杨村镇太平桥
〈太平江〉〔〕[组合石拱桥]{}

龙南市杨村镇太平桥
 
龙南市杨村镇太平桥
 
龙南市杨村镇太平桥
 
龙南市杨村镇太平桥
 
龙南市杨村镇太平桥
 
龙南市杨村镇太平桥
 
龙南市杨村镇太平桥
 
龙南市杨村镇太平桥
 
龙南市杨村镇太平桥
 
    在杨村街北面三里许的太平江上,有座建造奇特的两孔三墩、四拱双层重叠组合石拱桥,它紧联岚岭嶂和水口岭,这就是龙南县重点保护的文物之一“太平桥”。
  太平桥有古今两座,古桥即上桥,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在现桥的上游百余米处,今仅存蚀空斑驳的桥址。下桥重建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主体桥身完好,这就是现在的太平桥。
  太平桥的始建与王守仁(阳明)“平三氵利”有关。明正德元年(1506年),粤赣边境有支农民起义队伍,以池大鬓、池大升为首领,驻营于距杨村约四十华里的氵利头(今广东省和平县氵利源乡)。在其影响下,正德七年(1512)年,龙南县境内边有小股农民起义事发,以黄秀魁、赖振禄、徐永富、钟万光、蓝斌等为首领,在龙南各处迂回活动。后来两支部队合并,扩大到五千余人,常夹攻信丰、安远、龙南等县,力击封建统治,威震朝廷官吏。皇上勒令官军进剿多次,终难扑灭。正德十二年(1517年)三月,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守仁奉旨任南赣巡抚,调遣兵力,坐镇龙南等地指挥进剿,于次年正月,连破上中下三氵利,斩首两千多级,残部逃奔九连山,也被追击擒斩无遗,于是在氵利建和平县。太平境内赖振禄、徐永富等部,同被剿灭。王守仁为纪念“胜利”,在太平江水口处建太平桥。太平者,以示天下之升平也,这是古太平桥的由来。
  在古桥之下十余米处的江中,显现出一块巨大的奇石,形同卧伏的水牛,乡民视为神牛。传说它能随着洪水涨落而浮沉,夜间还会到广东省连平县的上坪寻食禾麦。当地流传着一首咏石水牛诗,诗云:“可惜江边一瘦牛,迄今不知几春秋。洪水滔滔推不动,细雨霏霏作汉流。纵多嫩草难下口,铁鞭任打不回头,过往君者牵不起,天地为栏夜不收。”经人赋诗,神牛更神奇了,可是,后来广东一位行家(风水先生)又惬恻评说:“牛要在栏内,怎可在栏外?神牛在桥下,必往外地爬,神牛在桥上,保得太平旺。”神迷心窍的乡民,便几经酝酿,于是在清朝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年,以族正赖懋杰为督理,广为集资,兴师动众,鸠工建筑,在石水牛下游100余米处,重建一座太平桥。据说,还为这只石水牛配对,又精凿细雕一只石水牛牯,至今仍放置在杨村镇车田村老围门口。
  重建的太平桥,造型奇特,用工精细,四拱重叠组合,分砖木和砖石双层结构,全长50米,面宽4米,通身高17.2米。下层两孔三墩,以精磨花岗石为料,桐油、石灰、红糖、糯米浆为灰浆,精工砌筑而成。拱跨分别为11.9米和12.9米,拱高6.2米。上层有砖木结构的四通凉亭,资以览胜和憩息。侧面大拱砖8.4米,高8米,拱肩落于下层两拱的拱顶之上,正面小拱跨2米,墙厚1米,小拱之上有赖懋杰手书刚劲有力的“太平桥”三字。亭顶四周以三耙飞檐相衬,桥中专两岸,宛如长虹,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建桥经费来自通堡缘款,经办者必须廉洁自律,不得私吞分文,吞则誓将绝后。大桥落成后的余款,兑换成金条,窖藏桥体,意即留给后人修桥之用。有句窖语“三箕柴撒烧千年”即喻金条。据传此窖于八十年代间被人秘密取走,未遂古人心愿。
  太平桥的建成,给行人留下了方便,也为杨村增添了一处胜景,它以其动听的传说,壮美的雄姿闻名遐迩。并吸引了不少港、澳、台及美国游客考察和瞻仰游玩,领略古人的才智风骚,激励后人的学习热情。1983年太平桥被列为龙南县重点保护文物,竖立石碑,以昭后人。106米、宽9米,总投资150万元,于2004年4月开工建设。该桥的建成通车,把度假村、游乐园等景区连成一体,大大方便游客进园观光、旅游。
 
     
上一座 ┇ 江西桥梁 赣州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