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孔桥,原名“五川桥”。《光绪滁州志》记载:“五川桥,古名‘清流桥’。唐后曰‘滁和桥’。永乐十四年重修,又名“永乐桥”。宋刘得恕,明陈琏、石玺有《记》。桥北垛头倾圮,康熙十年二月,郡人金铎倡捐又葺。”【光绪滁州志卷三之五桥梁】
明《万历滁阳志》说得保守一点:“五川桥,旧名‘东河’,又名‘清流’,又便[名?]‘永济’,见宋刘得恕,国朝陈琏、石玺诸记。”【万历滁阳志卷三桥梁】
清《康熙滁州志》也记载:“五川桥,即清流桥。宋刘得恕,明陈琏、石玺有记。桥北垛头倾圮,康熙十年二月,郡人金铎倡先蠲葺,至六月成功,募资十得一二云。”【康熙滁州志卷五山川桥梁津渡附】这说明清楚五川桥曾经修整过。清代《康熙滁州志》的滁州地图上也标明了“五川桥”的位置(但是这个图为了把滁州画在中间,位置有点扭曲)。
但到了光绪年间,虽然志书里还记载“五川桥”,但是《光绪滁州志》地图上已经变成了“五衖桥”了!衖,xiang(第四声),同“巷”字,不晓得为什么变了名字。我怀疑当时有“五衖桥”三个大字的碑,立在桥头。“衖”字大家估计认识的少,被念成了“共”,成了“五拱桥”、“五孔桥”,估计就是这个时期变化的。
据1991年,管笛先生撰文的《滁州交通志》记载:五孔桥“原为条石拱桥,日军侵滁前炸毁中孔,解放后多次维修,1964年改为4孔钢筋砼板桥,两头尚存的孔径各5米,桥面全长118米,宽6米,水泥栏杆高1米,此桥古为清流河上东西往来的唯一通道,滁来公路初经此桥,桥下即古滁州港码头,桥西百米是老滁县火车站和汽车站,因而桥上十分繁忙,后因下游的新五孔桥和清流河桥相继建成,滁来公路改道,此桥上的繁忙情况才得以缓解。”【滁州交通志第1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