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主页  福建桥梁  泉州篇   
泉州市后渚大桥
〈洛阳江〉〔〕[公路·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泉州市后渚大桥
 
泉州市后渚大桥
 
泉州市后渚大桥
 
泉州市后渚大桥
 
泉州市后渚大桥
 
    泉州首座跨海大桥
  桥长2096.5米的后渚大桥起于丰泽区东海镇,与省道305线连接,在石油码头与海军码头之间跨过洛阳江,至东岸惠安县洛阳镇与泉州沿海大通道惠安段相连接,是迄今为止我市路桥建设中首座跨海域大桥,创下我市单座桥梁单跨最长、全长最长、施工难度最大、资产投入最多的纪录。
  工程按部颁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每小时60公里。主桥通航标准为海轮500吨,净宽100米,净空17.5米。设计洪水频率为桥梁三百年一遇、路基百年一遇,地震基本烈度按7度设计、8度设防。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作为泉州沿海大通道的控制性工程,它的顺利竣工通车,为泉州沿海大通道的真正畅通无阻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后渚大桥横跨洛阳江,连接丰泽区东海街道与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西连省道305线,东接洛秀组团东西主干道。大桥及其连接线全长4.343公里,其中主桥长2098米,主跨492米,宽25.5米,为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两岸连接线长2270米,路基宽24.5米。后渚大桥于2003年6月建成通车,是当时泉州路桥建设中的首座跨海域大桥,一度创下泉州单座桥梁单跨最长、全长最长、施工难度最大、资产投入最多的纪录。

  一桥架通三大组团
  1996年,我市首次提出了“大泉州”的概念,吹响了大泉州城市建设“东进、西拓、南下、跨江面海发展”的号角。
  建设大泉州,需要大空间。根据1995年确定的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组成泉州市区的中心片区、北峰丰州、洛阳、秀涂等八大组团中,中心片区可供开发的土地已经不多。而后渚的对岸就是市政府规划图里的“秀涂组团”,主要是惠安南部地区的百崎、东园、张坂等乡镇。往北是同期规划的“洛阳组团”,往南则是茫茫大海。这里有大片可供开发的土地,有天然优良的秀涂港,正是大泉州经济发展的一片热土。经过反复论证,一个建桥跨海向东进的构想诞生了。
  2001年4月,泉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张千秋等11位代表提出了《关于抓紧“三大工程”建设,推进中心城市东部发展的议案》,被作为此次人大会的第一号议案。所谓“三大工程”,就是与中心城市东部开发建设密切相关的后渚跨海大桥、泉州沿海大道丰泽试验段和大坪山隧道及其配套项目。其中,后渚跨海大桥号称市区东进“一号提案”的“形象工程”、“咽喉工程”,列入省、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2001年6月28日,后渚大桥奠基开工,奏响了泉州中心市区“东进序曲”。
  中心城市向东延伸
  有关人士称,从泉州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方面看,未来泉州的城市主要用地是跨过洛阳江向东发展,未来中心城市的过境交通将逐步移向外环线;后渚大桥起点位于后坑村,与后渚至中心城区道路相接,为远期后渚区域交通枢纽,终点位于前塘村,可连接秀涂港区,并延伸至规划的西堡互通立交,与外环路连成一体。后渚大桥是洛阳、秀涂组团与东海组团的便捷通道,也是外环线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承担将来泉州市过境车辆的主要通道。
  洛秀至市区只需20分钟
  作为中心城市跨海发展的重要一环,后渚大桥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拉近了洛秀组团与中心城区的距离,原本需要1个小时的路程将缩短到20多分钟。有关人士展望,随着后渚大桥等市区东进“三大工程”的相继竣工,城东组团、洛秀组团与中心片区组团将连成一片,将大大改善该区域的投资环境,增强吸引内外资金的能力,并带动土地开发,促进城市东部繁荣,同时促进大泉州城市的整体发展。·本报记者郑其兴·

  相关链接
  大桥建设大事记
  □2001年4月,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建设后渚跨海大桥的构想
  □2001年6月28日,大桥奠基开工
  □2001年10月5日,第一根基础钻孔桩开钻,大桥工程建设全面开工
  □2002年5月,随着B标段10根“T”型梁的地吊桩就位,大桥建设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2002年9月,大桥主桥桥墩基本完成,大桥完成投资过半
  □2003年3月9日上午10时许,大桥中跨顺利合龙
  □2003年4月17日,后渚大桥A标段主桥面合龙
  □2003年4月30日上午,后渚大桥全面合龙,标志着大桥主体基本建成
  □2003年6月27日,大桥通过交工验收
 
     
    资源来源——  
            
     
上一座 ┇ 福建桥梁 泉州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