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埗大桥共3跨,主跨为中承式钢筋混凝土吊杆拱桥,两边跨为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桥全长204.4m,中跨净跨径80m,边跨净跨径45m。桥面行车道宽12m,两侧人行道宽2m。主拱拱肋高2m,宽1.2m,边拱拱肋宽和高均为1.2m。
历经三年,1984年4月高埗大桥建成通车。从1984年4月开始收费,直至1996年停止。桥身全长169.36米,宽12米,为三跨度多孔径大桥。在建筑形式上,大桥吸收了古代赵州桥的敞肩式造型特点,很多地方运用石块砌筑,外形简朴优美,是一座混凝土面石柱墩结构公路桥。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为了提升交通条件,距离高埗大桥100米处又建起了一座高埗新大桥。1996年,高埗大桥(旧址)停止使用。为了把高埗大桥保护好,2002年高埗镇人民政府把高埗大桥旧址列为高埗镇文物保护单位,并设立了镇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2004年,高埗大桥被评为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埗大桥旧址位于东莞市高埗镇下江城村,横跨东江支流,1981年动工兴建,1984年1月27日建成通车,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该桥开创了全国第一座地方公路桥梁征收过桥费的先例,并首创了“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模式,也为国家制定路桥政策提供了借鉴经验。2004年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