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省份列表 广东桥梁 河源篇 |
河源市鳄湖化容桥 |
〈〉〔〕[]{} |
|
为化龙桥和飞鸾桥正名 形似化龙实飞鸾 源城鳄湖水面有道桥,弯弯曲曲的,宛若游龙。桥造得古朴美观。有人说这就是化龙桥。其实,它并不是化龙桥,而是飞鸾桥。 那么,真正的化龙桥在哪里呢?在今上城北门与下城交接处。它是古老的源城中古老的桥梁之一,建于明朝。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重修,同治十一年续修,起码有二百五十年以上的历史。而化鸾桥原来是一条土堤,故名泥桥,民国九年(1920年)重修,加上石栏杆,才改名飞鸾桥,只有七十多年的历史。 源城的上城周围环绕着西门塘、北门塘、鳄湖和东门塘,和下城的交通要靠桥梁联接。化龙桥过去是上城出北门通下城闹市区的交通要道,现在化龙桥更是连接上城环城西路、长塘路、人民路和飞鸾桥的交通枢纽,是源城交通最繁忙的地段之一。 化龙桥侧的古榕树(原两侧都有榕树,可惜西侧那棵没有保护好,在1976年倒毁),婆娑多姿,浓荫覆盖。榕树旁原有座古色古香的临水亭榭,与恬静的塘水相映成趣,倚着化龙桥的栏杆还可以欣赏鱼塘夕照,所以人们都爱到那里去散步、聊天、照相。化龙桥下端转右,连接着蜿蜒曲折的飞鸾桥。化龙桥和飞鸾桥,过去是河源八景之一的“鳄湖青曲”的一部分,现在更是源城街心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龙侨过去又名化容桥,相传很早的时候,有个婢女,因为反抗主人的迫害,逃了出来,躲在化龙桥的桥洞里,在那里洗了脸。这时,奇迹出现了,她的容貌全变了,变成一个美丽的姑娘,就这样她逃出了虎口。后人就叫这座桥为“化容桥”。所以有人建议,在化龙桥侧的鳄湖上,建一座美女塑像,既使人联想“化容”的传说,又能联想明朝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中“百花仙子降生于岭南河源县”的描写,为街心花园添一景色。 莫将“冯凉”当“马凉” 随着河源城建设的发展,化龙桥的石板已经换成了沥青路面,桥两侧的石栏杆也换成了铁栏杆。化龙桥有中间稍大两边较小的三个桥孔,孔很小,加上桥面已经加宽,十分平坦而没有坡度,所以,过路人如果不仔细观看,就不知道这里原来是座桥,因而使人们逐渐忘却了它,而误把龙状的飞鸾桥叫做化龙桥。几年来,一些报刊、图籍,将这两条桥的桥名搞得十分混乱。如:《河源县文物志初稿》中第57页:“化龙桥,在上城北门外横跨鳄湖北端。原为泥桥,又名飞鸾桥。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河源县令陈张翼同邑士重修。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又捐金续修。民国九年再次重修,改泥桥为石桥,添造两旁石栏杆。桥中嵌有《修桥碑记》一块。”第99页:“飞鸾桥,又名化龙桥,原为泥桥……”。这是将飞鸾桥加上化龙桥的桥名和历史,将实际的化龙桥取消了;《广东惠阳地区地名志》第474页有:“飞鸾桥,又名化龙桥、泥桥……”;一九八九年出版的《河源乡情》第二期封底题名《化龙桥》的照片,拍的却是飞鸾桥;一九九0年一月十日出版的《广东农民报》第二版登的题名《化龙桥》的照片,拍的正是飞鸾桥;一九九二年七月出版的《河源游览图》(广东省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发行)更是错得离谱,图上飞鸾桥的位置画上了桥梁标志,标上《化榕桥》的名字,这样,源城有名的化龙桥和飞鸾桥都在地图上消失了。飞鸾桥冠上化龙桥的名字,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不合法理的,一个延续几百年历史而又深入人心的桥名,难道能轻易更改吗? “化龙”“飞鸾”亦有凭 本来,哪一条是化龙桥,哪一条是飞鸾桥,源城上了年纪的居民是很清楚的。但源城大量外来的居民中就不一定都清楚,本地居民中青年一代也可能不大明白,如果老一代本地居民都过世了,大家都根据上述书刊图籍找寻,就会使两桥冤沉海底。既然有关部门出了差错而又未能发现、纠正,那么,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就有责任查证,平反这宗冤案。 既然口说无凭,只有查考过去的地图和碑记。目前看到的地图有两种:一是清同治河源县志第一卷中河源县双城一气图和双城形势图,图上很清楚看出,标名化龙桥的是紧靠北门,在鳄湖和北门塘之间,一端达城脚,另一端接十字街(即后来的化龙路),桥两边画有栏杆。从图上明显看出,化龙桥转右另有一堤,是在鳄湖和一小塘之间,堤中有桥(未标上桥名),这就是后来改名为飞鸾桥的泥桥了。这两个图说明了化龙桥的确切位置,也说明了化龙桥和泥桥(后来的飞鸾桥)是两条桥。另一种图是一九四一年四月广东电政管理局一等服务员梁赞巡查河源电报局的报告书上附的一张河源县双城一气略图,也很清楚地看到化龙桥一端接上城北门,一端直通化龙路,是在鳄湖和北门塘之间。 再看民国九年(1920年)的石刻《建造北门外泥桥石栏杆改名飞鸾桥序》(现仍嵌在飞鸾桥栏杆),碑文说:“……北门外之化龙桥,坦坦荡荡,其直如矢,后卒加造石栏,为桥保障,称完美焉。至于化龙桥右旋之泥桥,迂回九曲……仍旧重修,改为石砌,……是桥之石栏,由今而成,斯桥之芳名,亦可及今而改。……夫湖东之桥,原名迎秀,已改为鸣凤;而,胡北之泥桥,自当改名为飞鸾,以是颜其额日:飞鸾桥,将见与化龙、鸣凤齐名万载……”。从碑文中可以看出:一,改名飞鸾桥的是泥桥,而不是化龙桥,如果泥桥就是化龙桥的话,正好和鸣凤桥相对应,何必改名? 二,泥桥在此之前并无石栏杆。而化龙桥早就有石栏杆了。三、碑文说化龙桥其直如矢,泥桥迂回九曲,完全符合两桥形貌。四、碑文说“化龙桥右旋之泥桥”,说明了两桥的相对位置。五、“泥桥自当改名为飞鸾桥……与化龙、鸣凤齐名万载”说明飞鸾与化龙是两条桥。上述地图、碑记,难道还不能为化龙桥,飞鸾桥正名吗? 张欣 |
||
上一座 ┇ 广东桥梁 河源篇 ┇ 下一座 |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