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主页  云南桥梁  大理篇   
弥渡县寅街镇云津桥
〈〉〔〕[]{}

弥渡县寅街镇云津桥
 
弥渡县寅街镇云津桥
 
弥渡县寅街镇云津桥
 
弥渡县寅街镇云津桥
 
弥渡县寅街镇云津桥
 
    云津桥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始建,现存桥梁遗迹系清末弥渡著名学者李菊村倡建。原名大庄桥,俗名八孔桥,因此桥有九墩八孔而得名。位于弥城西南约10公里的毗雌江上。毗雌江流自西而东,云津桥则南北横陈于上,居寅街镇大庄街与加会邑之间,大庄街距桥北约500米,加会邑就在桥坊南端。此桥为弥渡县古桥中最长的一座,两头桥坊进深不算,仅桥面全长就达61.6米,且建筑风格独异。不但因江面宽阔而砌筑了大小不同的七个棱形石桥墩(桥头墩不算),还均以巨形条石梁坊架设桥面,故此桥为墩梁铺陈式结构。
  此桥墩距相等,同为3.9米,各孔高度相同,1985年测得高度2.1米(河床至桥面高),用料相同,均以砂石为主,兼以青石羼用,但墩的宽度和长度各有不同。桥的两边墩被称之为“雁翅”,其宽度为6.35米,对角距长度达10.95米,而中间五个墩的每墩宽度仅3.7米,对角距长度也只有8.6米。从整体造型看,确有娇雁展翅之势;以建筑结构看,两边“雁翅”的结筑,不但加强了桥南北两支点的牢固性,而且因“毗雌之水其源最广,而其性最猛,夏秋之间其利薄而其害亦难防”。其江面宽阔,江流泛滥,冲刷桥头堤岸,两“雁翅”便起到了截割激流,保护堤岸的作用,至于桥面,皆以单层石梁坊铺设,石梁坊每条长度均在4.5米以上,厚度33厘米,宽度则在40~50厘米之间,桥面铺陈宽度为2米,无桥栏,在每个桥墩的西角顶面,皆铺砌一块三角形的各式奔马状平浮雕,样式各异,造型多样,可能在造桥时别有一番寄意,却也起到了美饰桥墩的作用。
  在桥南北两头,各建有桥头坊一座,为清道光年间地方名士李菊村先生率众倡建。坊为牌楼式土木结构,南北进深3.7米,三开间通面阔9.1米,明间高约6米,两次间高4米,飞檐翘角,层迭有序,翘角风铃摇曳,叮当悠扬,两坊耸立桥头,辅之长桥,大有宏放壮观之感,在桥南坊的明间,原为正道通,今以砌墙阻塞,并在南墙外侧镶有一块民国初年立的青石碑,其高84厘米,宽47厘米,上镌清光绪乙酉科(1885年)举人李作梅所撰的《重修毗雌江云津桥募引》碑文和前清文庠生彭元抡撰的《重修毗雌江云津桥碑记》。两碑文皆记述了李菊村先生急公好义,修桥利济之举及当地民众集资尽善,承前启后,复修通途于民国初年的事绩。
  云津桥不但结构殊异,且历史悠久,明万历《赵州志》载:“大庄桥在州治南九十里”。《弥渡县志稿》也载:“大庄桥,在县治南十五里,明万历年建造,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史青、高玉印重修,年久倾圮,邑人王湘复修,道光八年(1828年)里人复修,更名云津桥,今存。”《重修毗雌江云津桥募引》中叙到:“殆至道光中叶,其沙石堆壅桥洞中,涨漫桥梁,得菊村先生纠合河南北绅耆采石鸠工,升高丈许,利济乃便,复于桥两头新创坊表二间,俾游行者堪以憩赏”。再至清末民国初年“坊表将倾,雁翅已颓”,道有邑人李璋美等“同心协力,募缘捐资,共镶善举,重修桥墩雁翅,二间坊表,数丈石路,于民国二年(1913年)四月兴工至三年(1914年)五月功成告竣,从此雁翅坚固,坊表壮观”。由于云津桥处于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沟通了洱海,白崖地区与开南(今景东)以南之间的交往,作为“迤南往来之要津”,起到了重大的物质文明交流作用,此桥从始建至今,已历经四百余年,从民国初年重修至今,他已一百余年,上世纪80年代初虽两坊皆有破损,桥墩也有缺塌,仍不失其壮观风韵,且仍为毗雌江两岸人民的往来,承担着通途的使命。因此,1983年弥渡县人民政府将云津桥公布为弥渡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6年夏秋之交,毗雌河水暴涨,云津桥遂被洪峰冲毁殆尽,可床中尚存残桥一孔,至今尚未修复。
 
     
    资源来源——  
          http://www.sohu.com/a/210752573_159889  
     
上一座 ┇ 云南桥梁 大理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