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主页  广西桥梁  贺州篇   
钟山县石龙镇石龙桥
〈〉〔〕[]{}

钟山县石龙镇石龙桥
 
钟山县石龙镇石龙桥
 
钟山县石龙镇石龙桥
 
钟山县石龙镇石龙桥
 
钟山县石龙镇石龙桥
 
    建在镇政府门前的横跨珊瑚河南北两岸的石拱桥——石龙古桥。它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特别是桥栏两边的一幅幅跌宕起伏、婀娜多姿、神彩各异的浮雕,充分体现出该镇人民历来崇尚文化的思维定向,体现出该镇古文化、古艺术的浑厚根基。
  据钟山县志记载:石龙古桥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咸丰七年(1857年)被水毁,光绪六年(1880)重建。
  石龙古桥是当地乃至广西小有名气的一座古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龙古桥巧妙的设计和精细的造桥技术,几百年来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桥上面两边砌有石栏,在石栏中设有望柱,石栏上设有华盖。在桥中间的华盖上雕刻“双龙戏珠”。在中间望柱外侧分别刻有“龙蟠东水”、“石锁珠江”八个遒劲雄健的横联大字。在石栏内侧饰满各种各样精美的、生动的浮雕图案。整个浮雕图案群共计74幅,全长80米,堪称一处浮雕艺术长廊,给大桥以溢金流彩,熠熠生辉的景象。浮雕主要以神话传说和戏文掌故为题材,如“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贺寿”、“麒麟献瑞”、“鹤鸣呈祥”、“沣矶访贤”、“三顾茅庐”、“巧借东风”、“西湖借伞”、“劈山救母”、“十八相送”等,每一幅雕画都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经典的故事情节,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和意义。这些浮雕设计新颖,构思独特,刻工细腻,造型美观。特别是位于桥中心平台两边的主体浮雕“双龙戏珠”和“双凤朝阳”两幅浮雕图案更是无可挑剔,线条流畅,刀法娴熟,龙凤富有动感,充满活力,把龙爪的锋利、凤体的矫健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实为群雕之佳作,古文化之榜样。充分显示了我国古桥建筑工人匠心独运的高超技术,也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
  石龙古桥几百年来,不仅沟通了两岸的交流,给人们以行走的方便,为当地的经济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其所包含的不仅仅是起着交通行走的作用,在其精美建筑工艺上也是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的。
  石龙古桥建于乾隆十一年,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可以见证和反映当时当地的历史状况。
  石龙古桥的建筑、设计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的,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设计出子母孔分流,既省时省钱又精美。双孔均用方块石条券拱而成,大孔用43块石条,小孔用31块石条,均不用一滴灰浆,经历了几百年的雨水冲刷,丝毫不动,岿然屹立。在桥墩逆水面巧妙设计出分从尖、减少水的冲力。这些精妙的设计、造工技术在我国古桥建筑史上堪称一流。体现出当时造桥技术的精湛和人们的审美观念。古桥建造工艺的精湛、细腻,既体现了造桥者的文化涵养,也表现了当地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把家乡建设为美丽家园的愿望。
  石龙古桥的精美造型和经典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是当地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是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单位。在石龙桥古文物保护的作用下,激起人们对古文物的热爱、保护和重视。使当地其他文物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如源头村的书法文化、对联文化,大虞村的建筑文化、寺庙文化等等。
  总之,石龙古桥集我国古桥建筑与浮雕艺术文化于一体,既有古朴、典雅、庄重之风格,又有精美、靓丽、栩栩如生的浮雕艺术之美丽。它巧妙的设计和精细的造桥技术,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激起了人们对古桥的保护意识。古人有诗:“江中还半月,波上卧长虹。壮志怀题柱,成功胜造舟”便是对古桥的赞誉。它经典的文化不仅影响和推动当时的各项文化的发展和掀起,对于今天建设美丽家乡,弘扬传统文化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资源来源——  
          http://tieba.baidu.com/p/2461006545#!/l/p1  
     
上一座 ┇ 广西桥梁 贺州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