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3年,今西藏路处即建有木桥。因毗邻泥城浜,俗称泥城桥。1899年,工部局拆除旧桥,重建长245英尺(74.73米)、宽30英尺(9.15米)木桥。1917年,工部局对纵梁及桥面板进行大修。自泥城浜填浜筑路后,此处交通地位愈显重要,为市中区贯通苏州河两岸之要道。1922年,工部局买下桥堍市房,连同木桥一起拆除,于原桥址东侧建造钢筋混凝土桥梁,1923年竣工。该桥全长68.28米,宽18.2米,车行道宽12.8米,两边人行道各为2.7米。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单悬臂梁加挂梁,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重力式桥台和空心桥墩。载重量20吨,特重车辆能通过此桥。桥下3孔,中孔可以通航,通航净宽度35米,跨径36.58米,梁底中间标高5.31米,两侧标高5.2米。因为地面沉降因素,该桥成为苏州河上梁底标高最低的桥。遇有较高潮位,驳船不能通过。因桥南堍有英商上海自来火房,又称自来火厂桥;又因桥北堍为垃圾码头,亦称新垃圾桥。1942年,改称为西藏路桥。2003年重新改建修缮过。2004年又重建。
清咸丰三年(1853年)此处始建木桥。1863年桥东南堍建上海第一座煤气厂“大英自来火厂”,故又称自来火房桥。1899年桥梁加长加宽。1914年工部局将1853年开挖的泥城浜填平,拓宽成新的西藏路。因西藏路原为泥城浜,故桥也约定俗成地称之为泥城桥了。1922年旧桥被工部局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单悬臂梁桥,因毗邻垃圾处理场,又被称为新垃圾桥。1942年桥梁加固加宽正式定名“西藏路桥”。因原桥己不能满足上海城市交通需求,2002年拆除重建,2004年竣工通车。
新桥仍保留欧洲风格,成为苏州河上一座美丽的景观桥。
桥北堍是五层高的四行仓库,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谢晋元奉命率八百壮士与日寇在此殊死战斗。至今四行仓库西墙仍保存着弹痕累累的战争遗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