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主页  江苏桥梁  无锡篇   
江阴市青阳镇三元桥
〈〉〔〕[]{}

江阴市青阳镇三元桥
 
江阴市青阳镇三元桥
 
江阴市青阳镇三元桥
 
江阴市青阳镇三元桥
 
    三元桥位于青阳镇南街梢,原万源布厂旁,跨老锡澄运河,原名南新桥。南新桥、中新桥(青阳桥)、北新桥同在青阳镇,连同原来的天主堂,成为青阳镇一景,也是古青阳镇的标志性建筑。
  南新桥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江阴知县张集筹资建。同时建造的迎秀桥(北新桥)与南新桥同规格,同桥型。南新桥全长34.5米,净跨11.0米,拱顶高程10.8米,桥顶面宽3.5米,底阶宽4.5米。东坡36级至一平台阶,分向南向北各8阶落坡。西坡石阶39级。南新桥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改名为三元桥。据清道光《江阴县志》记载:“康熙年间(1662~1722)马子虬、陶禹贤捐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和咸丰元年(1851)又两次重修。民国八年(1919)青阳名坤葛凤池等出资重建。
  青阳古镇建于北宋初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是古往今来的文化、经济古镇,有大青阳小无锡之称。解放前青阳镇区寺庙庵堂殿观林立,有大庙、阎庙、猛将军庙、县城隍庙、都城隍庙、锦树观、慈力庵、凝秀庵、宝成庵、尚书庙、关帝庙、文昌殿。此外,还有天主堂、基督教堂。这些庙庵堂观殿足以说明青阳古镇的繁华兴盛。青阳镇又位于澄锡运河的中途市埠,南来北往的商贾客船必定在此停泊休息,补充给养和交流。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江苏学政(时为南直隶)移驻江阴,辖管八府三州生员考试。同时江阴学政直考常州府下八县秀才,有江南六县生员经青阳赴试,经过青阳南新桥至青阳市镇必定停下来上岸休闲放松,进庙焚香拜佛,祈求保佑能够中榜。在江阴考试结束后,还要在青阳停靠上岸,再次进庙登殿焚香还愿,并祈求下次考试能够中举人、进士乃至状元。由于每年考生较多,青阳寺庙殿堂庵香火旺盛。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将南新桥改名为三元桥,意思是连中三元,凡经此桥的考生连考连中。
  如今锡澄运河已向西改道,变成大江南北的五级航道,三元桥和街北的凝秀桥变成了青阳古镇的市河而得以保存。原来考生途经三元桥上岸焚香许愿的热闹的风光已不再有,但三元桥高大坚固的雄姿犹存。它见证了历史,见证了昔日青阳的文明,也见证了现代文明在青阳的传播。
 
     
    资源来源——  
            
     
上一座 ┇ 江苏桥梁 无锡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