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主页  贵州桥梁  贵阳篇   
贵阳市南明桥
〈南明河〉〔南门桥、新华桥〕[]{}

贵阳市南明桥
 
贵阳市南明桥
 
贵阳市南明桥
 
贵阳市南明桥
 
    贵阳南明桥,又称新华桥,贵阳新华路跨南明河的大桥。南明桥位于贵阳甲秀楼上游约120米。

  南门桥建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是镇远侯顾成主持修建的,距今已整整600年了。明万历年间,贵州巡抚郭子章撰《黔记》中的《贵州城图》上写作“霁虹桥的”,《南岳寿山图》中称为“湘(襄)阳桥”。明(嘉靖)《贵州通志·城池》是这样记载的:“(霁虹桥)在治城南,南明河上,贵阳八景曰‘虹桥春涨’即此。”南明河在城南的一段,古代又称南津,所以旧志还有“南津在治城南门外,霁虹桥跨其上。”的记载。明宗祯年间,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中这样记南明河:“贵州东三里为油凿关,其水西流……四面之水,南最大而西次之,北穿城中又次之……东经襄阳桥,东北抵望风台(即观风台)……乃东捣重峡而去。”文中的襄阳桥,就是霁虹桥,也就是南门桥。通过这段文字,我们还可以推断霁虹桥改称襄阳桥可能是在明崇祯年间。按《贵州图经新志》和《南岳寿山图》载,霁虹桥有九孔,比建于万历二十五年(1579年)的浮玉桥早193年,且为贵阳八景之一,所以有人怀疑老民谣“九眼照沙洲,长江水倒流,财主无三代,清官不到头。”中“九眼照沙洲(芳杜洲)”的“九眼”,不是指浮玉桥,而是指南门桥。现年90高龄,在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的王守文老先生说:“光绪十三年(1887年),日本以贸易为名,设在上海的间谍机关‘日清贸易研究所’,经详细考察编定的《新修支那省别全志》中,记贵阳八景的第一景,就是‘九眼照沙洲’。原文为:‘九眼照沙洲,下南岳(山)经马棚(马棚街,今新华路),即到南门桥,桥砌成九孔,长卧河上,如从下游远望,人马来往,如画一般……’。可见‘九眼照沙洲’的说法由来已久,但因道光十一年(1831年)的特大洪水把甲秀楼淹了一半,芳杜洲也从此消失,‘九眼照沙洲’的景观应在道光十一年之前存在。”
  民国时期,南明桥改名“中正桥”。民国37年(1948年),市政部门对桥进行改扩建。还未完工,贵阳就解放了。贵阳市人民政府继续将此桥修完。是以钢筋混凝土及石料相结合修建的拱桥。桥身长52米,引桥约长20米,宽13·2米。由九孔减为六孔。桥面有高出车行道,宽1米左右的人行道,桥两侧的栏杆为石雕,设有欧洲中世纪风格的路灯,每个桥礅上砌有突出桥面的半圆形露台,可供四、五人凭栏观赏河上风光。
  20世纪80年代中期,南明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的压力,南明桥有过一次拓宽。1995年,配合新华路的改扩建,南明桥加宽至40 米,长84米。两侧为白云石雕护栏,增设14座双叉装饰性路灯,保持了古桥风貌。2003年前后,南明桥的周边出现了一批新式商住楼、街心花园和休闲广场。使南明桥成为甲秀楼风景区的组成部分。
  南明河古代的样子,早已在人们记忆中消失,但不少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南门河(桥)与南明河(桥),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称呼呢?”明嘉靖年间编写的(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和(嘉靖)《贵州通志》中,都称“南明河”,但在景泰七年(1456年)出版的《环宇通志》和天顺二年(1458年)出版的《大明一统志》中却只有“南门河”而没有“南明河”。说明景泰和天顺年间还叫南门河,这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治城的南门(朝京门)建在附近沿河有关。贵阳方言中“明”和“门”发音接近,久而久之发生转音而变成南明河,桥以河名,出现两种不同的叫法。再就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南明河还是城南市民的重要饮用水水源,站在河边看,河水清澈见底;站在高处看,南明河白光闪烁,像一条明亮的玉带,围绕着贵阳城。叫她南明河,不是也很贴切吗?
 
     
    资源来源——  
            
     
上一座 ┇ 贵州桥梁 贵阳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