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龙吊桥位于漾濞县城西南角漾濞江上,是博南古道从大理往西延伸所经过的第一座古吊桥,也是博南古道唯一幸存之古桥。云龙古桥在古代文献中亦称铁锁桥。铁锁桥,民间俗称铁链子桥或吊桥,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传,在云龙下段的漾濞江上,曾多次架过桥,但都毁于水灾和火灾之中。先人们想择址另建新桥,但寻了很久都不如意。直到明代的一天,苍山玉带彩云突然飘落于此,就好像老天有意指引,于是人们便在此建成这座被前人称之为“铁锁云龙”的铁锁吊桥。云龙桥因此而得名。
据明成化年间,由大理喜州迁至云龙县的董氏家族族谱考证,董氏孙董邦宪曾“造漾濞云龙桥”。故该桥应始建于明成化年之后、即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桥面宽3.20米。桥长39.70米,净跨39.30米。桥头两岸设有倾斜状桥亭四间一楼,属铁链揽吊木仓结构。另据杨慎于明嘉靖年十二年(公元1533年)游经漾濞、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游漾濞,在其游记中均有对该桥的记述。
该桥每隔30—50年大修一次,3—8年小修一次。清《康熙蒙化府志》载有“云龙桥……蒙(化)三次、永(平)一次修治。后因倾圯……提督诺穆图捐资改建”。《永昌府志》中也记有该桥于康熙十三年(公元1764年)以及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分别由提督诺穆图和腾越总兵蒋宗汉重修过。1986年9月24日,洪水冲毁东桥墩及其桥面,经因陋就简抢修而改成钢索桥。1994年至1995年,由省、州、县拨款修复原貌。云龙桥恢复了远古时期的容颜,留下了对历史古迹的美好回忆。
跨过漾濞江,博南古道一分为二。西北路过沘江、澜沧江,直抵高黎贡山腹地—怒江大峡谷;西南经过胜备江、银江河、澜沧江,进入永昌(保山)。随着岁月的推移,历史的变迁,这两条主干道又分出一些支道,呈放射状覆盖滇西地区,云龙桥也一直延用至今仍不失繁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