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主页  云南桥梁  保山篇   
保山市惠通桥
〈怒江〉〔〕[柔型钢索大吊桥]{龙陵县施甸县}

保山市惠通桥
 
保山市惠通桥
 
保山市惠通桥
 
保山市惠通桥
 
保山市惠通桥
 
保山市惠通桥
 
保山市惠通桥
 
保山市惠通桥
 
保山市惠通桥
 
保山市惠通桥
 
保山市惠通桥
 
    惠通桥位于施甸县与龙陵县分界的怒江上,其地东有形如刀削的等子大山头,西有耸入云天的腊勐松山。高山峡谷之间,江滩险恶,素有“天堑”之称。
  桥倚悬崖修筑,呈东北——西南走向,以两条巨大的钢缆悬吊而成。桥身总长123长,桥面宽5.67米,墩高30余米。据《永昌府志》记载,这里是古代永昌(今保山)通往芒部(今芒市)出缅甸的古驿道“老渡口”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当地土司线如纶曾倡议在“老渡口”建铁链悬桥,以利商旅,后因遇乱中止。同治、光绪年间(公元1873年—1877年),由地方热心公益人士捐款,建成能通行驮马的铁链悬桥,取名腊勐桥。因桥台设置过低,常遭水患。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龙陵县长杨醒苍“召集绅耆讨论”,欲将中式铁链改成西式钢缆,并延请英国工程师伍布兰·苏卡生帮助设计,未果中辍。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绥江邱石麟(又名邱天培)接任龙陵县长,函请旅缅华侨会长梁金山先生“鼎力赞助”,并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冬亲自出面延聘印度工程师赖月笙率工程人员莅临现场指导。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初,西式钢缆吊桥终于改建成功,取名“惠通桥”。
  1942年,日寇进犯滇西,该桥交通被切断,敌、我两军隔江对峙三年。1944年5月滇西反攻开始,该桥又被修复,成为中国军队反攻的起点和战时物资运输枢纽。
  惠通桥,是我们了解近代特别是抗日战争以来滇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证。1974年6月1日,随着惠通桥下游400米处红旗桥通车典礼的一声炮响,停止了惠通桥的使用,拆去桥面木板,但仍保留桥塔和主索结构,时时听候召唤。
  1987年,惠通桥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19年10月7日,滇缅公路惠通桥被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资源来源——  
            
     
上一座 ┇ 云南桥梁 保山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